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儿科疾病

首页> 医疗> 疾病> 儿科

儿科疾病

查询
  • 小儿气胸

    气胸(pneumothorax)指胸膜腔内蓄积有气体,若同时有脓液存在,则称为脓气胸(pyopneumothorax),二者病因与临床表现大同小异,故合并叙述,从早产婴到年长儿均可见,可为自发性气胸或继发于疾病、外伤或手术后。[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0-30天|治愈率:89%
  •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

    小儿其他沙门菌感染是指伤寒、副伤寒甲、乙、丙以外的沙门菌感染,亦称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885年Salmon和Smith首次发现猪霍乱沙门菌,从此揭开了研究沙门菌的序幕。沙门菌是人畜共患菌型繁多的肠道致病菌。据WHO沙门菌中心1983年发表,沙门菌共有2187个血清型。目前我国至少有255个血清型。除伤寒、副伤寒外以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及婴儿沙门菌最为常见。[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消化道传播|治愈周期:2-6周|治愈率:98%
  • 小儿槭糖尿病

    槭糖尿病即枫糖尿症(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分支酮酸脱羟酶的先天性缺陷,致使分支氨基酸分解代谢受阻,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α-酮-β-甲基戊酸,故带有枫糖浆的香甜气味而得名。?[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6个月|治愈率:30-40%
  • 小儿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即过期前收缩动(premature beat)简称早搏,又称期外收缩(extrasystole),按其起搏点的部位,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交界性)及室性,其中以室性最多,房性次之,交界性较少见。期前收缩和逸搏这一种异位搏点激动所致的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期前收缩在儿童最常见,大多预后良好。逸搏主要发生于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的患儿,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8周|治愈率:50--70%
  • 小儿普通易变型免疫缺陷

    普通易变型免疫缺陷即普通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是一种常见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曾被称为获得性(或成人型,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为一组病因不同的,主要影响抗体合成的PID。[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3个月|治愈率:75%
  • 小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显著缺乏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3个月|治愈率:70%
  • 小儿屏气发作

    小儿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是指儿童在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屏气发作时,由于屏气导致高碳酸血症和脑缺氧,而且哭泣时脑血管收缩和继发性呼吸道痉挛,使心跳减慢引起血流量减少,最后出现昏厥及抽搐。本病是婴幼儿时期较多见的发作性神经官能症。[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2个月|治愈率:90%
  • 小儿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乏

    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缺乏时主要表现为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而B细胞可能正常。1975年首次报道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终身间歇性治疗|治愈率:--
  • 小儿偏头痛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多在单侧,每次发作性质与过程相似,间歇期正常,可伴发恶心、呕吐,视觉改变以及对光和声音的过度敏感等症状。[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4月|治愈率:90%
  • 小儿片吸虫病

    片吸虫病(fascioliasis)是由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巨片形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寄生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或人体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牛、羊等动物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感染率高达20%~60%,临床表现主要由童虫在腹腔及肝脏所造成的急性期表现及由成虫所致胆管炎症和增生为主的慢性期表现。[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粪口传播|治愈周期:7-10天|治愈率:50%
  • 小儿脾外伤

    由于外伤使脾脏遭受强烈振动而破裂或撕裂,造成内脏出血,脾外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未得到及时救治,常造成休克,死亡。[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0天|治愈率:98%
  • 小儿脾大

    脾脏增大是婴儿及儿童时期的常见体征,一般见于全身性疾患,如感染、血液病,代谢病、肿瘤等,仅限于脾脏本身的疾病则少见,急性感染时,常于数天内即见脾脏充血,可在左肋缘下触及;慢性感染所致的脾大则主要由于增生性浸润,应当指出,在多数早产儿及30%的足月儿,刚出生后即可摸到脾脏,5~6个月的正常婴儿则仅有15%可以触及,此后一般不能触到,至3~4岁时只有极少数偶能触及。?[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2个月|治愈率:60%
  •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也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幼儿急性发热、皮疹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皮肤黏膜改变和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病程为自限性,少数患者也可由于冠状动脉炎而突然死亡。该病最早由川崎(1961)提出,并于1967年正式报告,命名为“伴指(趾)特异性脱屑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在日本分布甚广,我国也有不少病例报告。[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0-30天|治愈率:85%
  • 小儿烹调综合征

    烹调综合征(cooks syndrome)是指进食中国食物后,发生的一系列复合症状,由 Kwork首次报道。可见全身倦怠感或面、颈、上胸、背和手臂有“烧灼”、“压迫”、“绷紧”或“麻木”等异常感觉,伴有发作性心悸,称之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以往亦有称谷氨酸摄入过量综合征,其别名尚有美味综合征、中国头痛、吃中国食物后综合征、日本餐馆综合征等。[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6个月|治愈率:65%
  • 小儿女性性早熟

    性早熟(female precocious puberty),即青春期发育明显提前,由于每个正常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变异较大,故很难确定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正常和早熟时间的绝对界限,一般认为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腺增大、阴毛生长、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开始于10岁以前,即为女性性早熟,也有学者主张儿童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发育平均年龄2个或2.5个标准差以上者即为性早熟,女性性早熟占全部女性的0.2‰左右。[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治疗周期60天|治愈率:治愈率81%
  • 小儿脓胸

    脓胸(pyothorax)是指胸膜腔内有脓液积聚,故又称为化脓性胸膜炎(purulent pleurisy),在婴幼儿最多见。一般胸腔穿刺液在试管内静置沉积24h后,1/10~1/2应为固体成分。少于1/10则称为胸腔积液。[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月|治愈率:80%
  • 小儿尿石症

    泌尿系结石(urolithiasis)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来自膀胱和肾脏的结石,少数原发于尿道内的结石则常继发于尿道狭窄或尿道憩室,早在古代时期就有所记载,中医称其为“石淋”或“砂淋”。本病与环境,全身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有密切关系,结石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4周|治愈率:90%
  • 小儿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是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只要及时发现,尽早解除梗阻,大多数肾功能衰竭可以好转,泌尿系统是一个管道系统,管腔通畅才能保持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管腔发生梗阻就影响尿的分泌和排出,泌尿系统内外很多病变都会引起管腔梗阻,梗阻位置可能在肾脏内、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本身、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膀胱颈或尿道,梗阻愈接近肾脏则肾积水发生越快。泌尿系梗阻在小儿泌尿系病变中占重要地位,泌尿系统中很多病变和梗阻常互为因果,如感染和结石可以引起梗阻,不同原因的梗阻又利于感染和结石的发生,加重了病变的复杂性和肾脏的破坏。故凡有泌尿系疾病时,均须注意有无梗阻问题,进行相应的检查,以便及时解除梗阻,引流尿液,保护肾功能。?[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4周|治愈率:85%
  • 小儿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一种尿道发育畸形,即尿道开口在阴茎腹侧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的途径上,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尽管在尿道下裂的手术治疗上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无论从医生的角度还是患儿或其父母的角度,尿道下裂的治疗结果远不如人意。[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0-30天|治愈率:60%
  • 小儿尿崩症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原因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ADH反应缺陷引起烦渴、多饮、多尿及低比重尿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伴有尿崩症有较多报道。[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5年|治愈率:以控制症状为主,治愈率约为10-30%
按部位查疾病
男性 女性
正面 背面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