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小儿偏头痛
  • 小儿偏头痛

小儿偏头痛详细介绍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多在单侧,每次发作性质与过程相似,间歇期正常,可伴发恶心、呕吐,视觉改变以及对光和声音的过度敏感等症状。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2-4月
治愈率:
90%
所属科室:
小儿内科
温馨提示:目前认为偏头痛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局部颅内外血管对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阵发性异常反应,紧张,恐惧,激动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偏头痛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局部颅内外血管对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阵发性异常反应,紧张,恐惧,激动,睡眠不足,气候变化,噪音,闪光刺激,某些特殊食物的摄入如奶酪,巧克力等因素,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
(二)发病机制
偏头痛真正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提出了许多学说,但偏头痛发作时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已被证实。
1.遗传因素: 现认为偏头痛与遗传有关,其阳性家族史为50%~80%,双亲都患偏头痛的,其子女患偏头痛的约占70%;单亲患偏头痛的,子女的患病机会约50%;单卵双胎共同发生率为50%以上,这些都表明遗传因素在偏头痛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为多基因遗传,但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和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例外,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的致病基因可能定位于19p13.1~13.2,Ducros等于1997年将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q21~23,提示该病具有遗传异质性。
2.血管源学说: 认为偏头痛的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的收缩有关,随后由于颅外血管的扩张,血管周围组织产生血管活性多肽,导致无菌性炎症而诱发头痛,20世纪90年代Olsen进一步发展了血管源学说,提出有先兆和没有先兆的偏头痛是血管痉挛程度不同的同一疾病。
3.神经源学说 :认为偏头痛时神经功能变化是首要的,血流量的变化是继发的。
(1)神经递质假说:5-HT在偏头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使血管壁产生无菌性炎症或通过受体使脑血管收缩导致局部脑血流下降引起头痛,β-内啡肽,甲硫脑啡肽,P物质,儿茶酚胺,组织胺,血管活性肽和前列环素等神经递质,亦与偏头痛的发生有关。
(2)扩散性抑制假说:是指各种因素刺激大脑皮质后出现的由刺激部位向周围组织呈波浪式扩展的皮质电活动抑制,这种抑制以波的形式非常缓慢地通过皮质区,皮质扩散性抑制伴有明显的大脑血流减少(持续2~6h),此假说可以充分解释偏头痛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但不能成功地解释头痛。
4.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 :是指三叉神经传入纤维末梢释放P物质及其他神经递质,经过传出神经作用于颅内外血管,引起头痛和血管扩张,偏头痛作为一种不稳定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伴有疼痛控制通路中的节段性缺陷,使得从三叉神经脊核来的过量冲动发放以及对三叉丘脑束或皮质延髓束来的过量传入冲动发生应答,最终引起脑干与颅内血管发生相互作用。
5.其他学说: 有关偏头痛发病机制尚有低镁学说,高钾诱导血管痉挛学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学说及大脑细胞电流紊乱学说等。

护理

1.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光,告诉孩子只要睡一觉头痛就会好的,以避免儿童的紧张和不安,使头痛加剧。2.保证儿童饮食有规律和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镇痛药物以诱导患儿入睡。

适宜

1.宜吃止吐的食物; 2.宜吃碱性的食物; 3.宜吃保护胃粘膜的食物。

禁忌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大蒜; 2.忌吃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芋头、土豆; 3.忌吃酸性的食物:如奶酪、蛋黄。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