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症状大全

首页> 医疗> 症状
  • 排粪时肛门灼痛

排粪时肛门灼痛怎么办

肛裂可因排粪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粪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的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肛裂常是一个裂口,绝大多数发生在肛管后中线上。国外报道355例肛裂中,89%位于后正中处,7%位于前正中处,位于两侧及前后处者各占2%。前正中处以女性多见。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

排粪时肛门灼痛怎么预防

1、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发现大便燥结时,切忌努责排便,而要用温盐水灌肠或开塞露注入肛内润肠通便。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症,以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3、用肛门窥器作检查时,切忌使用窥器粗暴操作,损伤肛管。  4、及时治疗引起肛裂的各种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症,防止肛裂发生。  5、要少喝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食不可过精,要粗细粮搭配,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尽量多摄入,可使大便保持正常。  6、凡有肛周湿疹、皮炎、瘙痒等病要积极治疗,防止肛周皮肤硬化,弹性减弱而撕裂肛管皮肤。  7、对有肛管皮肤损伤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因感染而形成溃疡。  8、对患有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者,要尽早治愈,防止诱发肛裂。  9、作肛门直肠指诊时,忌粗暴用力,以免损伤肛管。

适宜

1、多食用含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防治便秘; 2、饮食要多样化,杂食五谷粗粮; 3、宜食易于消化而质地较软的食物; 4、宜食用偏凉性的食物。

禁忌

1、应忌食或少食刺激性饮食; 2、不宜食用香燥煎烤的食物; 3、忌食油腻、生冷及热性食品。

排粪时肛门灼痛的病因

1.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2.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伤也可致肛裂,约占3%~9%。腹泻时频繁排便,肛管敏感紧缩也易损伤,反复损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4.缺血 :近期有人提出肛管后正中线缺血是肛裂好发于该处的原因,因为肛管远端是由直肠下动脉供应,该血管穿越坐骨直肠窝,分出小支经肛管括约肌至黏膜,但多数后联合处缺乏直肠下动脉分支(占85%)。从毛细血管形态学研究也提示后正中线处内括约肌内部的毛细血管较稀疏。有人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得肛管后联合处的血流较其他象限处为少。以上都说明缺血确是慢性肛裂发病的主要因素。  5.肛管狭窄: 先天畸形、外伤或手术所致的肛管狭窄,在干结粪便通过时更易受损而发生肛裂。  6.内括约肌紧张 :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目前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重要原因。肛裂患者肛管内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达127.5±42.2kPa(956±316mmHg),而正常人仅为86.3±33.3kPa(647±250mmHg)。这种高压在经扩肛治疗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

排粪时肛门灼痛适宜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排粪时肛门灼痛禁忌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可能引发疾病
常见症状
疾病预防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