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症状大全

首页> 医疗> 症状
  • 脱肛

脱肛怎么办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脱肛或称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流行病学: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男女发病率相等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愈。近来发病率有所下降<1岁及>8岁者则罕见。

脱肛怎么预防

脱肛的预防:本病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增强小儿体质,保证合理营养,促进小儿生长发育。1.要及时治疗腹泻以及感染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对儿童腹泻及痢疾要尤其重视。2.多食蔬菜,防止便秘。3.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用力排便。4.应积极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能增加腹压的疾病。5.要适当注意休息。6.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总之直肠脱垂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预防该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适宜

1.宜吃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

禁忌

1.忌食糍粑、糯米饭及油腻食物; 2.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脱肛的病因

脱肛的原因:发生脱肛有三个重要因素:1.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2.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3)黏膜松弛: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易自肌层滑脱。3.促成因素 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均可促成直肠脱垂。如经常便秘、腹泻、百日咳、包茎及膀胱结石长期慢性咳嗽等疾患,常是脱肛的诱因,有些疾病(如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或损伤(包括意外和手术损伤)造成括约肌及直肠周围肌肉功能或神经功能障碍者,直肠失去支持腹压增高即可发生直肠脱垂。发病机制:脱肛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仅有黏膜脱出者称为不完全性脱垂,直肠各层同时翻出者称为完全性脱垂,后者脱出肛门外的直肠部分较不完全脱垂者长。分为3型或3度:1.Ⅰ型 为排便或腹压增加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是由直肠下部黏膜与肌层附着松弛所致,最长达3~4cm是小儿特有的类型。部分脱出呈半环状全周脱出呈环状,色红。由肛门正中向外形成放射状纵沟肛管与黏膜间有反折沟,可触及两层折叠的黏膜,质软便后脱出的黏膜自行还纳如脱出时间久者黏膜呈暗紫色,无光泽。反复脱垂者,黏膜水肿肥厚、粗糙,甚至有溃疡或出血点。2.Ⅱ型 在排便或腹压增加时,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5~12cm,呈圆锥形略向后方弯曲顶端凹陷表面有环状多个黏膜皱襞,色淡红或暗红,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脱垂需用手托回Ⅰ型长期脱垂可发展为此型。3.Ⅲ型 罕见排便或腹压增加时肛管直管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呈椭圆形。肛门极松弛,黏膜糜烂出血,分泌物较多。

脱肛适宜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脱肛禁忌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可能引发疾病
常见症状
疾病预防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