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症状大全

首页> 医疗> 症状> 排泄部位

排泄部位症状

查询
  • 排尿异物感

    排尿异物感是由于尿路结石患者排尿时感觉到有异物感。尿道结石临床并不多见。多数来源于膀胱及膀胱以上的泌尿系统,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结石在排出时可停留在尿道或嵌顿于前列腺部尿道、舟状窝或尿道外口。少数继发于尿道狭窄、尿道闭锁、异物或尿道憩室。原发于尿道的结石相当罕见。一般为单发结石。合并感染的结石成分多为磷酸镁铵。女性尿道结石多数发生于尿道憩室内。[详细]
  • 排便时间过长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边上厕所边看书,一蹲就是半个小时。专家认为,这种习惯很不好。一般排便时间在5~10分钟是比较正常的,边上厕所边看书,排便时间过长,精力分散,容易引起肛肠疾病如痔疮、便秘等。[详细]
  • 排便频率异常

    排便频率异常表现为腹泻或便秘。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详细]
  • 排便困难

    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中都可见到的一个症状,在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含义,包括: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便困难。2、排便困难并发一些特殊的症候群,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需手法帮助排便。3、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详细]
  • 排尿疼痛

    在男性方面,除了排尿疼痛,尿液的流量看来很小,尿出来的力度也很弱,有时候甚至是分散不集中的,则可能是尿液在流出的过程中遭到某种阻碍,这种情况大多肇因于胀大了的前列腺。但是也可能是神经方面的毛病使得控制膀肮功能的肌肉发生麻痹现象引起排尿疼痛的原因之一。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详细]
  • 排尿时外阴灼热、瘙痒或疼痛

    急性外阴炎可见外阴肿胀、充血、糜烂,有时形成溃疡或成片的湿疹。患者自觉外阴部灼热、瘙痒或疼痛,排尿时尤甚。严重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体温可稍升高,白细胞增多。糖尿病性外阴炎,外阴皮肤发红、变厚,常呈棕色,有抓痕。由于尿糖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故常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慢性炎症时外阴瘙痒,呈苔藓化。[详细]
  • 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排尿困难系指排尿时须增加腹压才能排出,病情严重时膀胱内有尿而不能排出称尿潴留。排尿困难可分功能性和阻塞性两大类。[详细]
  • 排尿过程中发生晕厥

    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俗称尿晕症。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夜间或清晨起床排尿时因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总会产生短暂的意识障碍,而这种障碍易诱发排尿性晕厥。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晕厥发生后两分钟左右病人可自行苏醒,不会留下后遗症。排尿性晕厥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般好发在夜间,常常突然发生,之前多无先兆。[详细]
  • 排尿不畅

    排尿不畅是指人在排尿过程中不能顺利进行的一种症状,造成小便不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排尿径路上有了阻塞,或者是膀胱缺乏收缩能力。引起排尿不畅的疾病很多,但肛门疾病中会引起排尿不畅的就只有肛乳头肥大,肛乳头肥大也称肛乳头瘤,是指肛乳头因粪便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增大变硬,是肛门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详细]
  • 排钾过多

    肾脏排钾过多常见于长期使用利尿剂或者用量过多。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有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产生低钠、低氯和低钾血症。[详细]
  • 排粪时肛门灼痛

    肛裂可因排粪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粪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的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肛裂常是一个裂口,绝大多数发生在肛管后中线上。国外报道355例肛裂中,89%位于后正中处,7%位于前正中处,位于两侧及前后处者各占2%。前正中处以女性多见。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详细]
  • 排出结石

    肾结石掉入输尿管,而引起尿路阻塞及发生绞痛。大部分小于4mm的结石在症状出现1个月后会自动排出。而大于8mm的结石,几乎不会自动排出。大于6mm的结石有一半以上不会自动排出。[详细]
  • 排便障碍

    排便障碍主要是指由于盆底肌协调障碍或大便困难引起的排出粪便的障碍,这一类又可以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常由于盆底肌、肛门括约肌在排便时的活动不能协调,或感觉异常所致。排便是一个由多系统参与,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生理过程。其中结肠的结构、功能、肠壁神经丛(肠脑)、肠腔容积等,都可以直接影响结肠蠕动。任何造成结肠蠕动变慢的因素,均会导致排便障碍的产生。[详细]
  • 膀胱结核

    膀胱结核继发于肾结核,少数由前列腺结核蔓延而来。膀胱结核多与泌尿生殖系结核同时存在。早期病变为炎症水肿充血和溃疡,晚期发生膀胱挛缩。病变累及输尿管口发生狭窄或闭锁不全,致肾、输尿管积水,肾功能减退。结核性膀胱炎多数患者的最初症状为尿频,以后尿频逐渐加重并伴有尿急、尿痛、血尿。排尿从3-5次/日逐渐增加到10-20余次/日,如果膀胱症状加重,粘膜有广泛溃疡或膀胱挛缩,容量缩小,则排尿每日达数十次,甚至尿失禁,病人十分痛苦。[详细]
  • 膀胱刺激征

    膀胱刺激征是指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0 ~2次,如果每日排尿次数>8次称为尿频;尿急是指尿意一来就有要立即排尿的感觉;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口产生的疼痛,疼痛性质为烧灼感或刺痛。对急性膀胱炎反复发作的患者,须仔细检查各种可能增强易感染的致病因素,并及时矫正,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致病因素,则必须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详细]
  • 膀胱阴道瘘

    膀胱容量是指有尿意、急欲排尿时的膀胱内尿液的量。正常情况下,一次排出的尿量即为膀胱容量。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能排出的残余尿量。有残余尿时,排出的尿量不等于膀胱容量。此时,膀胱容量=一次排出尿量十残余尿量。正常膀胱的容量约400ml左右。膀胱炎症时,膀胱容量在200ml以下。结核性膀胱的容量可小至10ml。[详细]
  •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

    残余尿测定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病人排尿困难,随着梗阻加重,膀胱内尿液在每次排尿时不能完全排空,残留在膀胱内,这些残留在膀胱内的尿称为残余尿。残余尿的出现及其量反映了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在诊断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残余尿的测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其测定方法有三:经腹B超测定法、导尿法和静脉尿路造影法。[详细]
  • 膀胱纤维化

    膀胱容量是指有尿意、急欲排尿时的膀胱内尿液的量。正常情况下,一次排出的尿量即为膀胱容量。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能排出的残余尿量。有残余尿时,排出的尿量不等于膀胱容量。此时,膀胱容量=一次排出尿量十残余尿量。正常膀胱的容量约400ml左右。膀胱炎症时,膀胱容量在200ml以下。结核性膀胱的容量可小至10ml。[详细]
  • 膀胱容量的减少

    膀胱容量是指有尿意、急欲排尿时的膀胱内尿液的量。正常情况下,一次排出的尿量即为膀胱容量。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能排出的残余尿量。有残余尿时,排出的尿量不等于膀胱容量。此时,膀胱容量=一次排出尿量十残余尿量。正常膀胱的容量约400ml左右。膀胱炎症时,膀胱容量在200ml以下。结核性膀胱的容量可小至10ml。[详细]
    关联疾病

    膀胱炎| 膀胱结核

  • 膀胱膨隆

    在急性尿潴留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膀胱充盈,膀胱迅速膨胀而成为无张力膀胱下腹胀感并膨隆,尿意急迫,而不能自行排尿者。既往排尿正常,无排尿困难的病史。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阻塞性尿潴留有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或尿道结石、肿瘤等疾病、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而发生尿潴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