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症状大全

首页> 医疗> 症状
  • 足底凸起

足底凸起怎么办

先天性垂直距骨患者常表现为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内侧及跖侧由于距骨头在此处突出显得非常明显。

足底凸起怎么预防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且有学者认为患儿年龄超过5岁后,如果仍进行松解复位,可增加距骨缺血坏死这一并发症的机率,故早期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另外术中应避免粗暴地对距骨的剥离,所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避免术中盲目剥离是降低距骨缺血坏死的重要措施。

适宜

1、宜吃活血止痛的食物;2、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禁忌

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肉、咸鱼;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蒜;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粽子,糯米粉、糯米饭。

足底凸起的病因

病因:一、病因一般认为本畸形是在胚胎前三个月内业已形成。临床上有弧立型和伴发型两种。后者多是脊膜脊髓膨出、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神经纤维瘤病、三染色体病13~15,18等先天性疾病中的一个畸形。弧立型垂直距骨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提出是足胚胎发育受阻所致。Bitsila用幼兔做实验,同时切断趾长伸肌、胫前肌和小腿横韧带,并造成腓肠肌短缩,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垂直距骨的动物模型。因此,他提出原发性软组织病变是致本畸形的主要因素。另有一些学者发现某些家庭和孪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二、病理改变病理改变可分为骨性畸形和软组织病变。骨性畸形主要为舟骨与距骨颈的背侧形成关节,把距骨锁在垂直状态。距骨头上方呈扁平状或卵圆形,距骨颈发育不良而变短,背侧形成关节面。舟骨近端关节面向跖侧倾斜。跟骨向后外侧移位。跟骨前部向外侧偏斜并屈向跖侧。载距突发育不良而失去支撑距骨的作用。足外侧柱凹陷,内侧柱相对变长。软组织也有明显的改变。胫舟韧带、距舟背侧韧带挛缩,是影响复位的主要因素。分岐侧韧带挛缩引起足外展。跟距骨间韧带和跟腓韧带挛缩,则阻碍跟骨向后外侧移位的整复。而跟舟跖侧韧带、距舟跖侧及内侧关节囊则被拉长。胫前肌、趾长、长伸肌、腓骨短肌及小腿三头肌因挛缩而张力增高。腓骨长肌、胫后肌肌腱移向踝前方,起着背伸肌的作用(图1)。图1 先天性垂直距骨及肌腱的异常改变(1.趾伸肌腱 2.三角韧带 3.胫骨 4.胫前肌 5.腓肠肌 6.比目鱼肌 7.趾长屈肌 8.胫后肌 9.长屈肌 10.跟腱 11.长伸肌 12.第一跖骨 13.胫前肌腱 14.十字韧带 15.第一楔骨 16.舟骨 17.跟舟跖侧韧带 18.距骨头 19.胫后肌腱 20.趾长屈肌腱 21.长屈肌腱 22.跟骨)三.发病机制距舟关节脱位可能自妊娠3个月内就在子宫内形成,而邻近的距骨下关节、跗骨间关节和踝关节半脱位都是继发性。本病可单发,也可是全身多发性畸形的一个部分。跗舟骨与距骨颈背侧形成关节,使距骨呈垂直状。距骨头变形,距骨颈缩短,距骨向后外侧变位,呈下垂状态。距骨在足底呈凸形。其他跗骨间关节也有相应变化。三角韧带的前束、背侧距舟韧带、跟骰韧带、距跟韧带和跟腓韧带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同时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的后侧关节囊均缩短,跟舟韧带被拉伸松弛。小腿部肌肉(胫前肌、姆长伸肌、趾长伸肌、小腿三头肌等)均有挛缩;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均向前移位,变成背屈肌。

足底凸起适宜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足底凸起禁忌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可能引发疾病
常见症状
疾病预防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