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症状大全

首页> 医疗> 症状
  • 失盐

失盐怎么办

失盐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机体失去的盐分过多的一种疾病。失盐可引发失盐性肾炎和假性醛固酮减少症。失盐性肾炎又称Thorn综合征,目前认为它是一组以严重肾性失盐为特征的某些肾脏病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是低钠血症,可导致循环衰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体位性低血压、昏厥、周围静脉塌陷等,病人常伴有失水、皮肤弹性差、眼球凹陷、肌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以及严重肌痉挛等。如不及时补充钠盐,病人可因失水、失盐、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引起尿毒症而死亡。本病血钠、血氯都降低,但血钾稍高,血尿素氮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常有代谢性酸中毒、尿钠持续增多、尿中醛固酮排出量增加等,所以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seudohypoaldosteronism)又称Cheek-Perry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失盐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新生儿期,可于生后数小时出现症状反复呕吐、腹泻,渴感减退或消失,生长发育落后为主要症状(甚至是白痴);有些病例则于限盐或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才显露症状,并随年龄增长而自行缓解。临床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病人的靶器官(肾小管、唾液腺、汗腺和结肠)上的醛固酮受体缺乏,或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减少或完全不能结合所致;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化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假性醛固酮减少症的病因学基础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膜上钠通道功能障碍。在不同的病人受体的靶器官不一定相同,其临床表现的失盐程度也轻重不一。由于大多数病人可追溯出失盐的家族史,因此,有报道认为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失盐怎么预防

本病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引起该病发生的各种原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对已患病人要积极对症处理,控制病情进展,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急性严重缺钠者:可按计算量的2/3,以每小时提高1~2mmol/L血钠浓度的速度补充,24h匀速补完,慢性失钠者可48h补足,对循环稳定者,禁忌过快纠正低钠血症,否则,可能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出现截瘫,四肢瘫,失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水肿。2.慢性失钠性低钠血症:多见于各种消耗性疾病,机体钠丢失不仅包括细胞内外液钠,还包括骨骼钠,应注意补钠量要达到常规计算量的2倍,补钠速度不宜过快。

适宜

1.宜吃含水丰富的食物; 2.宜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

禁忌

1.忌吃高糖的食物; 2.忌吃燥性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3.忌吃油炸性的食物。

失盐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本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慢性肾疾病的综合症,常见的病因有:1.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2.肾髓质囊性病变,如多囊肾。3.肾结核、肾钙化。4.双侧肾发育不全。5.梗阻性肾病等。(二)发病机制肾脏间质性疾病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使其对醛固酮的反应性差,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减少,大量的氯化钠从尿中排出,从而产生低钠血症。其特殊性为肾小管丧失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功能远较肾小球功能损害严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肾单位损坏,而残存者须经受血浆中溶质的过度负荷,以致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即产生了盐和水分的过度丧失。

失盐适宜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失盐禁忌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可能引发疾病
常见症状
疾病预防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