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症状大全

首页> 医疗> 症状
  • 尿中雌激素增高

尿中雌激素增高怎么办

尿中雌激素测定:尿中雌激素主要有三种,即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雌激素在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正常值不同,月经周期中的前7天,雌激素水平很低,以后随卵泡的发育而上升,至第13天达高峰,称排卵高峰。以后突然下降,随之又逐渐上升,至第21天又达高峰,称黄体高峰。以后下降至月经来潮。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之下。子宫性闭经雌激素水平多属正常,但卵巢功能缺陷或先天性卵巢未发育而致闭经,其雌激素水平低,但无周期性变化,垂体性或丘脑下部性闭经,雌激素水平一般较低。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施膜细胞瘤患者尿中雌激素水平较高。卵巢颗粒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占性索间质肿瘤的40%左右属于低度恶性,临床有晚期复发的特点。根据其病理组织形态,分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type granulosa cell tumor)及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type granulosa cell tumor)两种。虽然97%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发生在30岁以前,但是确切的诊断依据仍然是肿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变化而不是发病年龄。除病理诊断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以外,其余的颗粒细胞瘤统称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卵巢泡膜细胞瘤基本上是良性肿瘤。其有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当黄素化或囊性变时,少数可有男性化功能。仅有个案恶性泡膜细胞瘤的报道。

尿中雌激素增高怎么预防

预后:1.临床期别:这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临床期别早,5年生存率高;临床期别晚5年生存率低Morris等(1985)的一组报告极具说服力如表3所示。Wu等(2000)亦有相似报道。2.肿瘤细胞分化程度:Miller等(2001)报道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活跃≥5/10HPFs,甚至可见不正常核分裂,均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肿瘤组织学类型与预后的关系,部分作者认为弥漫型(肉瘤型)预后差,但另一些作者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所以难以肯定肿瘤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对预后的确切影响。3.Al-Badawi等(2002)认为,术后残存病灶大于2cm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预防:颗粒细胞瘤为卵巢低度恶性肿瘤,因为其有晚期复发的特征,长期随诊更为必要。1. 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开始每3个月随诊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重要的是坚持长期随诊。由于成人型颗粒细胞瘤术后5年、10年甚至20年复发均有报道,Lauszus等 (2001)报道临床Ⅰ期颗粒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94%,10年为82%20年为62%,所以要随诊5~10年,甚至更长时间。2.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大约有5%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为恶性,其特点是复发快,一般在最初诊断后2年内就可以广泛腹腔内扩散,故术后严密随诊对这类病人更显重要。随诊时间亦应每3个月1次,1年后每半年1次为宜。3.随诊内容 (1)全身体检:腹部尤应注意,触摸有无包块、有无腹水的发生。(2)认真仔细的妇科盆腔检查对于盆底、子宫直肠窝侧穹隆等处出现的增厚、结节要十分敏感,了解有无复发病灶的出现。(3)内分泌检查:随诊阴道涂片变化,检测血内、尿内激素水平变化。(4)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盆腔B超MRI、CT均可了解盆腔、腹腔脏器有无转移及手术区域内有无复发。(5)肿瘤标记物测定:这是最有意义的随诊监测手段。国外已做出了有价值的结果,Long等(2000)报道,抗米勒管因子(AMH)的超敏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可以发现早期复发病灶或临床前期病变。

适宜

1.宜吃具有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锌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

禁忌

1.忌吃高雄性激素的食物; 2.忌吃过量的高雌性激素的食物; 3.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尿中雌激素增高适宜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尿中雌激素增高禁忌食物(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可能引发疾病
常见症状
疾病预防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