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四肢疾病

首页> 医疗> 疾病> 四肢

四肢

查疾病
  • 开放性手外伤

    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从而易受伤。骨科急诊病人中,手外伤约占就诊人数的四分之一,而手部开放性损伤又占手外伤总数的三分之二。手部损伤的防治是外科领域的重要课题。特别必须强调对复杂的急诊手外伤的早期处理,对这类损伤,必须持积极态度。如果早期处理正确常可避免再做二期手术,如果损伤严重不能再早期进行修复,也应在早期手术时尽量为晚期修复创造条件。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致伤因素多种多样,如物体砸伤,刀伤,玻璃割伤,机器砸伤和炮炸伤等等都可以引起开放性手外伤。[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7-10天|治愈率:95%
  • 尺神经损伤

    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切割伤。在手指及掌部,指神经易被割伤或挫伤,尺神经深支为运动支,有时可受刺伤或贯穿伤。在肘部,尺神经常受直接外伤或骨折脱臼合并损伤,严重肘外翻畸形及尺神经滑脱所引起的尺神经损伤,又称肘管综合征或慢性尺神经炎。全身麻醉时如不注意保护,使手悬垂于手术台边,可因压迫过久而引起瘫痪,颈肋或前斜角肌综合征时,以尺神经受损为最多。[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个月|治愈率:85%
  • 跖趾关节痛

    跖趾关节疼痛是累及跖趾关节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几乎全部是由于关节面异常引起半脱位和关节囊与滑膜的撞击,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退行性关节病)。跖趾关节痛的病人常有外伤性半脱位与第2跖趾关节疼痛,跖趾关节的疼痛性半脱位也可能由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本病的主要症状即跖趾关节痛,若关节痛而无明显发热肿胀时,一般可排除炎性关节病,但按风湿病进行检查还是有好处的,关节痛而无烧灼感,无麻木或刺麻感,可与趾间神经的神经瘤或神经痛相鉴别,作关节触诊并使关节活动时通常在关节的背侧面和足底面均可出现压痛,而神经痛的症状则往往限于足底面。[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3个月|治愈率:85%
  • 姿态性腰腿痛

    发生姿态性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如各种下肢先天或后天畸形。常见者有髋关节先天或后天性脱位或强直,一肢短缩或发育畸形,脊柱先天或后天畸形,脊柱结核、骨折、各种先天或后天脊柱侧弯,青年性驼背等。腰椎是富有代偿能力的脊柱部分,所以它的韧带和关节容易受到劳损,引起腰腿痛。早期感腰部活动时痛,休息后减轻,其后则于休息后开始活动时腰痛加重,必须继续缓慢活动数分钟后,始能减轻,但活动稍久,则腰部疼痛无力不能继续工作,不论在任何位置都不能坚持太久,必要时常变换体位,症状继续加重,则感腰肌紧张,功能受限,甚而腰部活动困难,因轻度的外伤即可加重原有的下腰痛。[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3个月|治愈率:70%
  • 足舟状骨骨软骨病

    足舟状骨骨软骨病又称舟骨无菌性坏死,是指生长发育中的足舟骨硬化、扁平和碎裂。常累及4~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舟骨是足纵弓上的拱心石,受到的应力很大,易发生缺血坏死,但Caffey发现30%的男孩,20%的女孩的舟骨骨化中心是不规则的。有人无选择的拍摄了100张足部X线片,有37%的舟骨由多个骨化中心发育而来,确实,有些儿童由于其他原因拍片时亦可见舟骨有不规则的碎裂。[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4周|治愈率:80%
  • 肘外翻

    正常肘关节完全伸直时有一轻度外翻男性约10°,女性约15°,这个外翻角称为携带角。若这个角度增大,即前臂过于外展,称为肘外翻畸形。肘外翻最常见的原因是未经复位或复位不良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远端骨折,儿童肱骨内外髁骨折未能及时复位或复位不良、肱骨外髁骨骺早闭或缺血性坏死及未经复位或复位不良的肘关节脱位均可致肘外翻。[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3个月|治愈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50-80%
  • 肘关节强直

    是指各种原因造成肘关节活动丧失,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称肘关节强直,常可分为纤维性僵硬和骨性强直两种。纤维性僵硬不同于骨性强直,纤维性僵硬由于关节间隙尚未完全骨化,因而仍保留少许活动度。肘关节强直具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不难,临床上使用辅助检查主要是用于区别其病因,如对于尺源性肘关节强直的患者,X 线,MR I 或CT 提示可有尺神经沟变浅, 狭窄,或有骨赘等,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可疑的病因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法。[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2个月|治愈率:80%
  • 肘关节骨化肌炎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肘关节部急性损伤的继发症,其发生多为肘关节骨折, 脱位及关节囊、肌腱、韧带等损伤, 关节部位血肿机化及损伤后人为的强力被动牵拉, 创伤性渗出反复出现, 形成骨膜下骨化所致。[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6周|治愈率:85%
  • 趾间神经痛

    神经痛或良性神经瘤可发生在任何趾间神经。趾间神经行走于趾骨之下和跖骨之间,越过跖球走向远端,支配足趾。第三足底趾间神经由内,外足底神经的分支组成,通常在这里形成神经瘤(Morton神经瘤)。单侧神经瘤比双侧更常见,女性比男性更多。诊断根据特征性病史与足底趾间间隙的触痛而确立。有神经瘤形成时,用拇指按压第3与第4趾骨头间常引起疼痛。主要做X线、CT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3个月|治愈率:80%
  •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总数的一半,构成肘关节的肱骨下端呈内外宽厚,前后薄扁。侧方有坚强的韧带保护,关节囊前后部相当薄弱。肘关节的运动,主要为屈伸,尺骨冠状突较鹰嘴突小。因此对抗尺骨向后移动的能力要比对抗向前移动的能力差。所以肱关节后脱位远比其它方向的脱位较为常见,新鲜脱位经早期正确诊断及适当处理后,不会遗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可能导致晚期严重的功能障碍。[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天|治愈率:90%
  • 掌指关节脱位

    掌指关节是由近节指骨基底,掌骨头、掌板、侧副韧带,副侧副韧带及关节囊所组成的双轴关节,具有屈-伸、内收-外展和一定量的环绕回旋运动,其中,屈-伸运动幅度最大。掌指关节脱位多见于拇指和食指,发生于其他手指者少见。且多为掌侧脱位,背侧脱位者罕见,通常是手指于过度伸展位,受到纵向而来的暴力,致使掌指关节的掌侧关节囊破裂,掌侧纤维板从膜部撕裂。掌骨头通过破裂的关节囊,并从屈指肌腱的一侧,脱至手部掌侧皮下,近节指骨基底部则移向掌骨头背侧。[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立即复位即可|治愈率:100%
  • 肘关节结核

    肘关节结核在上肢三大关节中居首位,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0.92%,患者以青壮年最多,男女病人和左右侧大致相等,有报告同一病人双侧肘关节均受累。多数病人合并其他器官结核。肘关节结核的发病率虽不高,仅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63%,但却是上肢骨与关节中结核发病率最高的部位。[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3个月|治愈率:60%
  • 跖骨疲劳性骨折

    田径运动员在奔跑时跖骨头会产生很大的应力,特别是第1,第2跖骨头。而第2,第3,第4跖骨头由于其干骺端较薄弱,容易造成骨折,危险因素包括弓形足,穿减振质量差的鞋和骨质疏松。足的负重点由第一跖骨头转移到第二跖骨头,但是,第二跖骨干第一跖骨干纤细,所以,容易发生疲劳性骨折。[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个月|治愈率:60%
  • 月骨脱位

    月状骨形状特殊,掌侧宽背侧窄。近端与桡骨形成关节,远端与头状骨、一小部分钩骨形成关节,桡侧与舟骨、尺骨与三角骨形成关节。脱位后完全移向掌侧,月状骨的血运,来自前韧带和后韧带。主要表现为腕部肿胀。使患者双手握掌,当月骨脱位时,该侧第3掌骨头有明显的短缩。腕部活动受限,手指屈曲困难,腕关节不能背伸,掌腕横纹处有压痛,并可触到脱出的月骨。[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0-30天|治愈率:80%
  • 月状骨骨软骨病

    月骨骨软骨病,又称月骨无菌性坏死。好发于20~30岁之间,很少有15岁以下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右腕较左腕多见。由于本病的发病年龄晚,腕骨的发育已完全,与一般的骨软骨病不同。但从病理表现来看,确是一种无菌性坏死,但病因尚不能肯定。本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尤其在使用有振动的工具如风镐等,有的患者有腕部或手背受伤史,因而急、慢性损伤因素常被考虑为主要的发病原因。[详细]
    易感人群:好发于20~3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6-8周|治愈率:50%
  • 旋转带肌腱炎

    旋转带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它们可以增加肱骨头在关节盂内的稳定性。这些肌腱的撕裂和炎症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当上肢前伸时,肱骨头向前撞击肩峰与喙肩韧带,引起冈上肌腱损伤,慢性刺激可以引起肩峰下滑囊炎,无菌性炎症和肌腱侵蚀。急性的巨大暴力可以导致旋转带断裂,如果无视疼痛继续训练,会导致冈上肌肌腱止点骨膜炎甚至肌腱止点撕脱。[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1-2个月|治愈率:50%
  • 先天性肩关节脱位

    先天性肩关节脱位极其少见,文献上仅有少数个案报告。只有出生时发现肩关节脱位,才属于先天性的,即在子宫内就已形成病关节脱位。临床上所见到的常常为麻痹性的,多由于肩部肌肉麻痹所致,如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期肩关节外伤性脱位几乎不发生。[详细]
    易感人群:幼儿|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4个月|治愈率:0.02%
  • 先天性桡骨小头脱位

    先天性桡骨小头脱位很少见,主要是由于桡尺骨近端先天融合,前臂固定在一定角度上的旋前位畸形。双侧受累者占60%,男妇发病率无差别。[详细]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6个月|治愈率:80%
  • 先天性桡骨缺如

    先天性桡骨缺如又称轴旁性桡侧半肢畸形或桡骨棒状手,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但较尺骨缺如多见。发病常是双侧性,单侧亦不少见。男性患者较女性多,比例约为3∶2,在新生儿期就可发现患儿前臂向桡侧弯曲,大拇指转向内侧,与前臂成90°弯曲。[详细]
    易感人群:幼儿|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2-4个月|治愈率:30%
  • 先天性尺桡骨融合

    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系桡尺骨近端先天融合,前臂固定在一定角度上的旋前位少见畸形。双侧受累者占60%。男女发病率无差别。本畸形在一些病人中具有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尺桡骨均起自中胚层组织。当胚胎第5周时,尺桡骨软骨杆之间不发生分离而骨化或尺桡骨之间填充中胚层组织时则发生尺桡骨融合。第Ⅱ型桡骨小头脱位则发生于胎儿晚期。[详细]
    易感人群:儿童|传染方式:无传染性|治愈周期:3-6周|治愈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