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进食障碍
  •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详细介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这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属于精神类障碍。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节食等各种方法有意地造成体重过低,拒绝保持最低的标准体重,而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当的抵消行为,如诱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节食或过度运动等。进食障碍的异常的行为并非继发于其他任何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害怕和试图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常常是多数患者最明显的心理病理。对体重指数低于15的患者通常建议住院治疗,以保证营养改善和体重增加,促进治疗疗效。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2-4月
治愈率:
75%
所属科室:
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病因

1.个体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个性因素。生物学因素是指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罹患进食障碍和其他精神类障碍的人多于正常人群)和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个性因素是指进食障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人格特点——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独特;爱幻想,不愿长大等。在青春期即容易表现出自主性和依赖性的强烈冲突,引发进食的问题。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的发生、发展、维持和康复中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常见的‘进食障碍家庭’模式有(1)家庭成员的情感紧紧纠缠在一起,无法分清彼此—— ‘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2)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3)父母冲突,孩子卷入其中,背负过重的负担;(4)家庭模式僵化,无法适应孩子的发展——永远用对待婴儿的方式对待长大的孩子。有学者提出患者以进食行为代表了对 图1:进食障碍的发病机制父母过度控制、过度保护的反抗;或以节食为手段达到对父母的反控制,以此作为解决家庭内冲突的一种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病人的依赖性强,多与母亲的关系过于密切、依赖,而以自我控制进食作为自己独立的象征。
3.社会文化因素: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中,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自信、自我约束、成功的代表。所以青春期发育的女性在追求心理上的强大和独立时很容易将目标锁定在减肥上。而媒体大力宣传减肥的功效,鼓吹极致身材人人皆可拥有,也让追求完美、幻想极致的女孩更容易陷进去。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宜

1宜吃流质性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

禁忌

1忌吃生硬食物;如杏仁、花生; 2忌吃不容易消化食物;粽子、年糕; 3忌吃产气食物;洋葱、红薯。

推荐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东院)/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山西省中医院

地址:总院: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西街16号;和平分院: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336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望京医院

推荐医生

  • 李雪霓 主任 主任医师
  • 擅长:擅长治疗进食障碍,各种神经症,心理治疗,精神病
  • 张大荣 主任 主任医师
  • 擅长:精神病,进食障碍,抑郁症,神经症
  • 宋明锁 主任 主任医师
  • 擅长:治疗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遗尿症,小儿厌食症
  • 孔庆梅 主任 医师
  • 擅长:擅长情绪障碍、进食障碍、网络成瘾、各类精神病、心理咨询与治疗.
热门疾病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