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心包肿瘤
  • 心包肿瘤

心包肿瘤有哪些症状?

心包肿瘤常见的症状有 低血压, 肺不张, 脉压小, 心包积液, 心包压塞, 心包转移, 胸腔积液, 血性渗液 等;(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低血压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低血压病,也可能原属病理性低血压病,只是早期未能发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误认为是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2,肺不张

肺不张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由于肺泡内气体吸收,肺不张通常伴有受累区域的透光度降低,邻近结构(支气管、肺血管、肺间质)向不张区域聚集,有时可见肺泡腔实变,其他肺组织代偿性气肿。肺不张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肺不张是指婴儿出生时肺泡内无气体充盈,临床上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与发绀,患儿多在出生后死于严重的缺氧。

3,脉压小

血压分为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称为脉压差。例如,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5毫米汞柱,脉压差则为45毫米汞柱。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2.67-8.0Kpa),大于60毫米汞柱的就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的则为过小。脉压减低常见:低血压、心包积液、严重二尖瓣狭窄、严重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4,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部分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

5,心包压塞

心包填塞,周身静脉血不能回流,可以出现肝肿大,腹水,下肢浮肿等周围瘀血症状,当然心脏排血也随之降低,血压降低,供血不全。当心包内即心包间隙内有过多积液或者积血时影响心脏的舒张,导致致命性的心每搏输出量急剧下降,并导致心脏停跳。诱发因素为胸部创伤导致心包积血,癌症病人的心包积液。病人心前区闷胀疼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少尿至无尿、面色苍白、脉搏快弱,有时可扪及奇脉;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但静脉压升高,超过1.47kPa(15cmH2O)。

6,心包转移

心包转移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心包膜的结果,心包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之一。心包转移瘤较原发性心包肿瘤及心脏转移瘤相对常见。尸检证实,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15%有心包受累。心包转移瘤主要引起急性渗出性心包炎,但通常是无症状的。大多数仅在尸检中偶然发现。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它是急性心包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在某些未被诊断出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患者,心包填塞可能是最早的表现。

7,胸腔积液

我们常说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8,血性渗液

渗液可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浆液血性、出血性或化脓性。血性渗液多见于炎症、肿瘤等所致的疾病。炎症开始时,壁层和脏层心包出现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以后渗出物中的液体增加,则成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液,量可达2~3L,外观呈草黄色,清晰,或由于含有较多的白细胞及内皮细胞而混浊;如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即成浆液血性。渗液多在2~3周内吸收。

常见问题
其他疾病症状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