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教育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专题> 北京教育专题> 北京大学专题
我要推广

中国传媒大学与兰州大学师资哪个好?

2018-5-16ManMoon

中国传媒大学师资分析
导师类别 职称 教师人数
博士生导师 教授 61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8
博士生导师 院士 1
硕士生导师 教授 90
中国传媒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2015年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2035人,其中专任教师1132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其中包括:1名双聘院士,2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4人荣获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 两院院士
  刘永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
  胡智锋、赵月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赵玉明(首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
  黄升民(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
  仲呈祥(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胡正荣(第六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张颂、高晓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吕锐、胡正荣、胡智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胡智锋、王志
兰州大学师资分析
导师类别 职称 教师人数
博士生导师 教授 187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0
博士生导师 院士 6
硕士生导师 教授 212
兰州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截至2016年5月,在职教职工4123人,有专任教师202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468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86人,研究生导师1373人,两院院士9人,千人计划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129人,甘肃省教学名师2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92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
中国传媒大学vs兰州大学师资队伍哪个好
中国传媒大学
兰州大学
各有千秋
网友评论

7297262 对中国传媒大学的评论2018/1/4

学校印象: 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个开放又不失严谨的治学之地。特别适合立志于传媒行业的有主见有想法的人。中传有十多个学院。播音主持大家是最熟悉的啦。还有国际传播学院、电视学院、动画学院等等。中传总会有许多课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中传的导师特别的和蔼可亲。他们就像家人一样…听他们的课能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论是生活的还是学习上的。另外学校的校园挺漂亮的,虽然不大,但是走在校园里很是享受。 
专业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是一个开放又不失严谨的治学之地。特别适合立志于传媒行业的有主见有想法的人。中传有十多个学院。播音主持大家是最熟悉的啦。还有国际传播学院、电视学院、动画学院等等。中传总会有许多课外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中传的导师特别的和蔼可亲。他们就像家人一样…听他们的课能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论是生活的还是学习上的。另外学校的校园挺漂亮的,虽然不大,但是走在校园里很是享受。 

南方客对兰州大学的评论2018/1/8

看到了"萃英人才计划",很想笑,却笑不出来。这是兰大的无奈之举啊,兰大的师资流动在近年来特别严重,很多人走了,葛墨林(新评的院士)走了,段京肃(新闻学的权威,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院长)也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走了,我们怎么办?能眼睁睁地光看着别人挖人吗?这个计划一方面是留人,留住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从别处引进教师。优秀的教师能留住吗?很难,人家既然走,自然有人家的理由,你加价,挖人的单位也加价,你拼不过人家的。引进教师怎么引?条件好点的学校的教师你能引进来吗?不可能。你要挖,人家要留,你实力拼不过人家,还是挖不过来。那就只能挖比兰大条件差的学校的人啦,越挖西北的教育质量越差,越挖越难说,挖到最后,比兰大差的学校更差了,兰大也没有壮起来。

南方客对兰州大学的评论2018/1/8

兰大,我的最爱...,98年开始的4年 ,最爱的4年 ,有初看的穿中山装的老教授 ,有初见的沙尘暴 ,有初次远出家门的独立感 ,有初会的那么多或争吵、或友爱的同龄青年 ,还有兰大那宛若沙漠绿洲的校园,开始嫌兰州脏,嫌他穷 ,后来不得不爱上这个城市的友善与慢节奏 ,上海错了,广州错了,香港错了 ,只有兰州是正确的,因为他才是真的有生活的地方,“快”是错误的 ,生活才是正确的 ,真希望他永远那么慢慢悠悠 ,有烤肉的侵略性的香气 ,有水果的让人惊喜的甜美,那么低调的城市,那么低调的学校 ,跟绿洲一样

4009524 对中国传媒大学的评论2018/1/4

学校印象: 是最幸福的学校,学习就是娱乐,总是开心并充实着。学校总是对学生有求必应,为学生创造方便舒适的环境。老师也是最棒的。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考上中传的本科。但是即使来到了专科,可能有些不幸,但是,相比普通的本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这里实在太幸福了,不了解传媒没来过这里学习,是人生中一大缺憾。
专业评价: 很好,是一个集娱乐生活为一体的工作,工作就像在快乐的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南方客对兰州大学的评论2018/1/8

当我了解了兰大的辉煌历史,我觉得兰大颇有点江河日下的味道,目前兰大的主要问题在哪?我看是官僚作风的问题,学术氛围都被这些官僚的作风打乱了。教师在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怎么能安心搞好教学科研,可是我们不止一次的发现,好房子都被“领导”分到了,各种待遇上没有多少偏向了教学科研单位,我想这就是问题。

zhansy对中国传媒大学的评论2018/1/8

广院,虽然已经在这里消磨了几年,但却那么匆忙,未来还将消磨一段时间,但从未把这里当自己的母校,也许只是高考考取的学校才会认定是自己的母校吧~,广院对我来说,铜臭味大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很喜欢现在的老师~,外请的,本院的,有些那么愤青,还是老愤青,让人觉得可爱~上课也就变得不那么枯燥~

南方客对兰州大学的评论2018/1/8

兰大"西北第一学府"的美誉,是在它的百年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的. 说兰大是西北的"第一学府",那是因为兰大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有优良的学术传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杰出的教授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校友.以上这些方面在西北是任何学校都无法相比的.

zhansy对中国传媒大学的评论2018/1/8

林淑华将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小金库”中提取的“馆长基金”人民币3万元整,以他人名义存入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定福庄支行,开立三年的定期存单,并据为己有,后被查获归案。林淑华身为我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物.有这样的老师我真感到可悲.

zhansy对中国传媒大学的评论2018/1/8

好好学习,提高文化课,电编这个专业完全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到专业课的学习上,咱中传的老师面试的时候是不会看你专业学的好不好,而是注重你有没有学这个专业的潜能。懂吗?即使你专业不是特别好,但是文化课突出了就一定会录取你的。文化课非常重要!

游客 对中国传媒大学的评论2018/1/4

毕业时一般工资:3000 (元/月) 毕业时好工作工资:8000 (元/月)
就业前景:一般
对专业评价:学到一些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不过专业学习不够深入
职业目标:教师、文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