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北京教育

[切换城市]
北京站> 北京专题> 北京教育专题> 北京大学专题
我要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师资哪个好?

2018-5-16铭华苑

中国人民大学师资分析
导师类别 职称 教师人数
博士生导师 教授 821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0
博士生导师 院士 6
硕士生导师 教授 656
中国人民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52人,其中教授589人,副教授702人;其中10人入选“千人计划”项目,4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当中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占全部入选人数的11%。11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3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1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8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其中,黄达担任委员会顾问,罗国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2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1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7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先后有44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罗国杰、黄顺基、王思治、卫兴华、胡钧、王传纶、周升业、陈共、周诚、严瑞珍、高铭暄、许崇德、孙国华、王作富、刘佩弦、许征帆、庄福龄、何沁、高放、方汉奇、蓝鸿文、甘惜分、李占祥、赵履宽、李文海、邬沧萍、陈先达、夏甄陶、方立天、张立文、钟宇人、郑杭生、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级教学团队
负责人
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团队
郑杭生/洪大用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团队
韩大元
工商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伊志宏
“西方文艺理论史”教学团队
杨慧林
民商法教学团队
王利明
财政学教学团队
郭庆旺
金融学国际化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
外国哲学教学团队
东北农业大学师资分析
导师类别 职称 教师人数
博士生导师 教授 219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10
博士生导师 院士 2
硕士生导师 教授 233
东北农业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截至2016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 544人,其中教授312人、副教授45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57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5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7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蒋亦元。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兽医临床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vs东北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哪个好
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各有千秋
网友评论

恨东北农大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30

十问李庆章校长!一问:东北农业大学自您接任以来是在进步还是在相对落后?据我们大学部分同学的调查,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排行榜在前100名的,为何进了"211工程"的农大反而如今更在孙山后?至少在网上,不论全国还是本省,居然排在黑大后面,不知作何感想?农大有资格排进前100吗?或者说有信心排进前100吗?二问:东北农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轻松的回答"种养加管"四大学科群.那么请问北方优质种鸡谁能带头?寒地养殖又在国家位居何位?农产品加工为什么到今天也没支撑起一个国家上能数的到的学科?农业经济管理也只能在黑龙江抖抖威风,出了黑龙江不知能有多大影响?现如今的东北农业大学还有哪个学科能在全国排第一位?基础兽医学走了杨增明,还能有哪个学科排全国第一?如果没有?那么学校211重点建设近10年来近20亿资金的投入,仅仅是盖起了那么多的高楼吗?食品科学不知跟江南大学的比能排第几?作物学跟华中农业大学比能排第几?兽医学跟南京农业大学能排第几?畜牧学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比能排第几?生命科学跟中国农业大学比能排第几?大豆研究和南京农业大学比又在什么地方有优势呢?只有农业工程还能将就第2位!三问:东北农业大学的师资力量整体水平是在上升还是下降?不要跟我说我们现在有多少博士,有多少博士后.许振英先生,王金陵先生,秦鹏春先生,李景富先生等等都是学士.可是成就有大,我们就不用议论了.现在那么多博士,博士后又有几个现在能和那几位先生的学术成就相媲美?我只想问为什么SCI的论文怎么会出现负增长?一个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用SCI,EI,ISTP,中文类的用核心期刊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下降,至少是相对下降!比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农大现在强在哪里?不谈有多少老师仅仅是刚刚现在本科毕业就来教书了,仅看看那些新来的老师上课态度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前任食品院长及大部分教师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什么前人生命学院院长去了山东农业大学?为什么杨增明去了厦门大学?为什么现在动医学院90%的老师的博士学位是在本校念的?而且还在自己学校博士后流动站流动?农大优秀到不需要新鲜血液吗?农大是人材太多,需要分给兄弟院校吗?农大是没钱多给这些有用之人更好的待遇吗?每年的2亿资金哪去了?四问:东北农业大学如果在蒋亦元先生千古之后,是否在未来的学届还会被人记起? 众所周知,一个大学大师的重要!梅贻奇先生说:"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一个大学的大师级人物象院士可以算了.或者说象以前咱们学校各个农科的开山奠基人.畜牧的许振英先生,兽医内科的秦鹏春先生等等.可是现在的蒋亦元先生已经78岁了,可以说近乎可养天年的人了.如果蒋院士千古,东北农业大学还有机会产生院士吗?如果有,那要等多久?希望不要让人们早以忘了之后!希冀还算年轻有为的李景富先生的番茄越种越好,这次中国工程院农学部的分离能抓住机会,评个院士!五问:东北农业大学的学校定位准确吗?一说到学校的定位就很习惯的将学校的名字联系起来.为什么学校定位在立足龙江,辐射全国,为什么不是立足东北?是不是从教育部到农业部,再转发配黑龙江省管之后,以前的东北农学院的朝气已经和现在这个似乎更象是黑龙江农业大学的学校没有任何关系了?让博士做个村规划,不否认有积极的因素,甚至说利大于弊.可是这种用牛刀杀鸡换来中央台露露脸,让人们怎么能和东北农学院联系的上来啊!要知道以前的东北农学院在全国农学界直逼中国农大啊!如果别人的吹捧让自己有几分得意的话,那么也没什么!可是连自己也沉醉在这种事情的时候,鸿鹄之志可应叹哉?可应悲哉?安心安意的做个地道的地方性农业大学,很快乐?不禁想问什么叫"211"?六问:东北农业大学为何至今没有一个象样的校办企业?象东北农业大学在这种高研发能力的学校,校办企业应该是很有活力才对.有人戏噱"北大有燕园,清华有清华园,农大有马家花园".可是象北大有方正,清华有紫光,农大又有什么呢?神农微维?后勤豆浆厂?后勤纯净水厂?一些不能成大气候的东西!大豆为什么那么多新品种就没成立个公司呢?番茄那么高的效益为什么就没成立个公司呢?好不容易一个万家宝为什么又给卖了呢?是缺少经营管理的人才吗?农大好象有经济管理系!好象还有很多念着大学本科却没有地方去实习的苦学生!七问:东北农业大学学生生活条件如何?或者说环境如何?为何一定要八个人一个寝室?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东农人应有的品质,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可是匡衡凿壁借光呢!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一层楼就让一个屋亮着,前后左右全给凿个洞呢?我这么说,不是无理取闹,无非是想说明,现在社会的发展提供各自需要的生活条件也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那为什么将来的希望也无情的给我破灭呢?新修的那些楼居然也全是八人寝!北区那么大个地方居然连个浴池也没有,食堂也挤的一塌糊涂!我虽非北区人,也深为北区的艰难困苦生活不平!八问:东北农业大学为什么招三表生招的那么夸张?三表的同学自费出那么多钱来取得受高等

恨东北农大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18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想好好学习,就离学生会远一点吧,这里是个不干净的地方...黑暗,龌龊~!我可能说的有点过,但都是经验,教训呐...别等大学毕业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得到,那就不好了...所以还是好好学习吧,如果你没有任何野心,没有想抛头露脸的欲望,没有权利上的奢求...那就远离学生会,在那里得不到什么锻炼,你想明白的道理不用参加学生会,在毕业以后也能都明白,相反...在学生会社团或者团委里工作只会耽误大把大把的时间精力...到头来想一想,根本没P用...我记得上界经管团委书记于亭婷同学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别等毕业了以后什么也不是!当时我还觉得不服,你才吃了几年大米饭就这么教训我?不过现在想想还真是有道理..还要说的是,有些老师是极没有良心的...团委的孙永刚就是这么一位...这是我切身感受到的,要是孙老师看到的话,我想问问你还记得团刊的一位同学兢兢业业的为你工作,最后被你无情的抛弃嘛...草的诚然,同学们要都象黄皇,何守伯那么优秀尽可以一试...但是千万别等要毕业的时候才翻然悔悟...那啥都晚了

7365340 对中国人民大学的评论2018/5/21

学校印象: 师资力量雄厚,汇集了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对学生也很关心体谅。
学习氛围很浓,图书馆在考试周需要早起占座。
食堂一般都离教学楼或者宿舍很近,吃饭很方便。菜色多样,经常有所创新。东区食堂最好吃。
校园生活很宁静,周边交通地铁公交都很方便。
法学,经济学,金融学比较热门因为好找工作。
学费5800每年,包含了取暖费,价格可以算非常低了。
专业评价: 社会学的就业方向很宽泛,但也比较难找到精准对口的职业。毕业后大家倾向考公务员或者去国企,近来互联网企业也很受青睐。本科毕业生起薪在北京大概6000-8000每月。
高等数学对于文科生来讲难度较大。
老师的授课水平很高,生动又深刻。
专业在全国排第一或者第二。
专业女生多。

7342156 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11

学校印象: 非常普通的学校,不过还是对得起她的高考录取分数的
师资上非常厉害的老师从生下来还没有见过,也差不多吧。学习氛围还行的,食堂倒是一般,没知乎吹的那么好。据了解没有热门专业,就业情况都一般,学费好像算贵的,5k
专业评价: 大一新生,专业课接触较少,不作评价
大一新生,专业课接触较少,不作评价
大一新生,专业课接触较少,不作评价
大一新生,专业课接触较少,不作评价
大一新生,专业课接触较少,不作评价
大一新生,专业课接触较少,不作评价

恨东北农大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8

据新华网资深记者透露,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将从下周起查寝,整顿治理夜不归寝和租房子的,听说抓到了还要通报家长,给处分,还要办什么学习班,听说有一帮退休的老教授集中给讲哲学、马列。提醒各位兄弟姐妹,下周开始晚上要注意,万一被逮着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哎,你说我都交了半年房租可怎么办哪?大家帮我出出主意吧。谢谢,谢谢。对了,今天在研究生楼有人给我一张什么课余生活问卷,让填上赛箱子里,好像就是为了这个事。郁闷那

7354832 对中国人民大学的评论2018/4/13

学校印象: 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多,尤其是图书馆规模大,书籍多,环境舒适,适合自习,喜欢在阅览室内无目的的走,通常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书,静下心来读,让自己的思想状态,精神都感觉不一样了。
专业评价: 师资力量雄厚,很多都是国内资深专家,授课好,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各方面状况,就业前景良好,未来发展很有希望,是比较好的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工作相对找起来比较容易,发展很乐观。

7335756 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9

学校印象: 师资雄厚,学习氛围浓重热烈,食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具备一流高校的标准,学习环境舒适,温馨。而且学校还特别的注重细节
专业评价: 师资雄厚,学习氛围浓重热烈,食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具备一流高校的标准,学习环境舒适,温馨。而且学校还特别的注重细节

恨东北农大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8

农大的专业都是骗人的,根本没有一点值得骄傲的,什么专业热,他就开什么专业,结果自己还没有那个实力,弄的毕业生基本全是失业的,就连那的研究剩也找不到工作。真的,那些老师自己都说,而且校风还非常差,因为都是分不高的人来这,真正学习好的人一个也没有,好好想想吧,别让学校给骗喽

城际分类网友 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1/4

毕业时一般工资:4000 (元/月) 毕业时好工作工资:7000 (元/月)
就业前景:好
对专业评价:前景应该不错,比生物专业强多了
职业目标:高中生物教师,国有药企分析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析检测,各省市植保所农药残留检测,质监局

城际分类网友 对东北农业大学的评论2018/4/5

毕业时一般工资:4000 (元/月) 毕业时好工作工资:7000 (元/月)
就业前景:好
对专业评价:前景应该不错,比生物专业强多了
职业目标:高中生物教师,国有药企分析检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析检测,各省市植保所农药残留检测,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