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脉痹
  • 脉痹

脉痹详细介绍

脉痹是指以血脉症状为主的痹证。临床表现为有不规则的发热,肌肤有灼热感、疼痛、皮府或见红斑,多因血虚,以寒湿邪留滞血脉所致。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60%
所属科室:
中医综合
温馨提示: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病因

有的医家根据《素问・痹论篇》所说“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从而认为脉痹为热痹,如《医宗必读・痹》就明确指出:“脉痹,即热痹也。”从热论其病因病机。就临床实际来看,脉痹有因为感受热毒而致者,但不皆因热而致,还有其他诸多内外因素,如寒湿侵袭、跌仆损伤、久行站立、久病继发等。其临床表现也与热痹不同,不应将二者混在一起,而须加以区分。
《素问・痹论篇》在论述痹证时有五体痹与五脏痹之分,脉痹属于五体痹之一,也就是说其病变主要在于肢体。脉痹与五脏痹中的“心痹”具有病变上的密切关系,“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由于心主血脉,故脉痹病久可能会影响及心,导致心痹。这也说明脉痹与心痹是有区别的,其病位、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归纳以上论述,可以认为脉痹发病有内外之因。外因有寒湿、热毒之异;内因有实邪之阻痹,如寒痰热毒,有正虚瘀痹,可因气血阴阳之虚而致。病位以肢体血脉为主,其病机主要在于血凝不流,血脉阻塞。

护理

1、病人有持续发热的现象 ,应该是感染引起的,要严密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9℃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可在病人前额或头顶部放置冰袋或冰毛巾,进行物理降温。2、病人在降体温的过程中出汗多,要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并及时擦身更衣、换被单等,注意个人卫生的清洁。3、病人有严重的红肿现象或者发热现象非常严重,要民上去医院输液,还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适宜

1.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 3.宜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禁忌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3.忌吃油腻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