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顿呛
  • 顿呛

顿呛详细介绍

顿呛又名时行顿呛、时气嗽、时行嗽、天哮呛、顿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起病初期,先有表寒或卫分证,以后则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了常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如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拖延至三、四月之久,故又有百日咳之称。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1-2周
治愈率:
95%
所属科室:
中医综合
温馨提示: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病因

发病原因:
顿呛的发病,多由肺气素虚,不能外卫皮毛,致为风寒湿热之邪所袭,肺气不清,痰浊内蕴,清肃失其常度,如病邪久恋,每致体力亏耗,中气虚弱,脾气不能散精归肺,形成土虚湿泛,肺脾两亏之候。
发病机制:
本病由外感时行邪毒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肃降,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小儿时期肺常不足,易感时行外邪,年龄愈小,肺更娇弱,感邪机会愈多。病之初期,时行邪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肺卫失宣,肺气上逆,而出现形似普通感冒咳嗽症状,且有寒热之不同。继而疫邪化火,痰火胶结,气道阻塞,肺失清肃,气逆上冲,而咳嗽加剧,以致痉咳阵作,痰随气升,待痰涎吐出后,气道稍得通畅,咳嗽暂得缓解。但咳嗽虽然在肺,日久必殃及它脏。犯胃则胃气上逆而致呕吐;犯肝则肝气横逆而见两胁作痛;心火上炎则舌下生疮。
咳则引动舌本;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降失司,大肠、膀胱随之失约,故痉咳则二便失禁;若气火上炎,肺火旺盛,引动心肝之火,损伤经络血脉,则咯血、衄血;肝络损伤,可见目睛出血,眼眶瘀血等。病至后期,邪气渐退,正气耗损,肺脾亏虚,多见气阴不足证候。年幼或体弱小儿体禀不足,正气亏虚,不耐邪毒痰热之侵,在病之极期可导致邪热内陷的变证。若痰热壅盛,闭阻于肺,可并发咳喘气促之肺炎喘嗽;若痰热内陷心肝,则可致昏迷、抽搐之变证。

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适宜

1.宜吃滋润型的流质饮食; 2.宜吃易消化的食物; 3.宜吃清淡的食物。

禁忌

1.避免吃过于干燥的食物; 2.避免吃过多的粉末状食物; 3.避免吃辛辣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