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详细介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newborn,NEC)为一种获得性疾病,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特征为肠黏膜甚至为肠深层的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小肠很少受累,腹部X线平片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本症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2-4周
治愈率:
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率60-70%
所属科室:
小儿内科
温馨提示:本症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病死率高达20%~40%。约2/3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存活,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和慎重及时的外科干预可改善预后。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原因联合所致,其中以早产和感染最为重要。
1.早产:早产是NEC的重要发病因素,因免疫功能差,肠蠕动差,加之出生时易发生窒息,造成肠壁缺氧损伤,使细菌侵入。
2.感染:感染是NEC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为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肠道细菌。
3.缺氧与缺血:在新生儿窒息,呼吸疾病,休克等缺氧缺血情况时肠壁血管收缩,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发生坏死,随着恢复供氧,血管扩张充血,扩张时的再灌注会增加组织损伤。
4.喂养:进食和交换输血都可增加肠壁的再灌注,成为诱发疾病的原因,导致肠道受细菌的侵袭,一旦开始喂养,为肠道细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底物,肠道喂养一直被认为是NEC的发病因素,感染,窒息的早产儿过早,过量喂牛乳,可诱发NEC,但喂养导致NEC的观点仍然存在争议,有报道延迟至2周开始喂养的早产儿NEC发生率反而高于早喂养者。
5.其他:脐动脉或静脉插管,换血疗法,红细胞增多症,动脉导管开放,低体温等情况时,NEC发生率较高。
(二)发病机制
在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中,小肠中通常有3个因素出现:持续的肠缺血损害,细菌定植,肠腔内底物(如经肠喂养)。
1.肠壁缺氧和炎症损伤:早产儿免疫功能差,肠蠕动差,食物停留时间长,易使细菌生长;牛乳渗透压较高,感染,窒息的早产儿过早过量喂牛乳,可加重肠壁黏膜损伤,诱发NEC,出生时窒息造成肠壁缺氧损伤,使细菌得以侵入,过多细菌生长及其毒素可使缺氧的肠壁发生炎症,炎症时组织释放的细胞因子,如血小板活化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等,加重炎症反应,促使NEC的发生,克雷白杆菌对食物中的乳糖有较强的发酵作用,产生的氢气使肠壁产生囊样积气。
2.缺氧与再灌注损伤:缺血性损害可由于缺氧性损害,如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所触发的原始潜水反射,引起的肠系膜动脉痉挛,导致肠道的血流明显减少;在换血过程中,败血症时期或用高张力配方奶喂养时,肠道血流减少,导致肠缺血性损害,同样,休克,先天性心脏病等缺血情况时,可减少体循环血流,或动脉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导致肠黏膜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恢复供氧,进食和交换输血时的再灌注,增加了组织损伤。
3.病理改变:NEC可累及整个小肠和结肠,但好发部位多在回肠远端和升结肠近端,轻症时坏死肠段只有数厘米,重症时可伸延至空肠和结肠部位,但一般不影响十二指肠,细菌可渗透过肠壁,产生氢气并积聚,产生X线上特征性的肠壁积气,气体并可进入门静脉,通过腹部X线平片或肝脏B超可见到肝脏上面的门静脉积气,随着病变的进展,可导致整层肠壁的坏死,穿孔,腹膜炎,败血症和死亡,早期病变主要为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出血,坏死,进展期病变范围扩大,累及肌层,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

护理

1.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病死率高,因此要加强护理。2.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臀部、脐部,防止红臀或脐炎的发生。3.应暂避免乳汁喂养,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禁食期间要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