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胃黏膜脱垂
  • 胃黏膜脱垂

胃黏膜脱垂详细介绍

胃黏膜脱垂(prolapse of gastric mucosa)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壶腹部,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75%
所属科室:
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当胃窦部有炎症时,黏膜下的结缔组织变为松弛,胃黏膜和黏膜下层水肿,增生,肥厚,形成增生,冗长的黏膜皱襞,同时胃蠕动增强,则黏膜皱襞很易被送入幽门而形成胃黏膜脱垂;此外,黏膜肌层功能不良,在胃窦收缩时不能把胃窦黏膜保持正常的纵形皱襞,相反卷起呈环形,结果被收缩的胃窦推送入幽门形成胃黏膜脱垂;当恶性病变浸润黏膜时,可造成黏膜增生,冗长,正常的胃黏膜的活动性丧失,肥大的黏膜作为异物,被增强的胃蠕动挤出幽门管,导致胃黏膜脱垂;当胃的解剖异常时,即胃窦存在一层黏膜隔,阻止了黏膜的逆行蠕动,易产生此病,此外,精神紧张,烟酒,咖啡刺激,化学因素和机械性刺激等因素,可引起胃的剧烈蠕动,也可导致胃黏膜脱垂。
(二)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胃幽门处黏膜较厚,黏膜与黏膜下层共同形成皱襞,且排列不规则,在幽门括约肌的内面黏膜形成皱襞,称为幽门瓣,其生理功能为:当幽门括约肌收缩时,将幽门关闭,以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因此当胃蠕动时,就有将幽门处的黏膜挤出幽门而脱入十二指肠的倾向,但由于黏膜肌的作用,胃窦黏膜能自行改变其皱襞的大小,形状,位置及移动方向,而不受胃肌层收缩的支配,在胃窦收缩前,该处黏膜皱襞呈纵行排列与胃纵轴平行,因胃黏膜肌的收缩,该处皱襞有远离幽门的倾向,这样就保证了胃窦收缩时不致将该处黏膜推入十二指肠中。

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2、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3、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适宜

1、宜吃松软、半流质饮食;2、宜吃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3、宜吃碱性食物。

禁忌

1、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2、忌吃油炸、不宜消化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