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特发性心室颤动
  • 特发性心室颤动

特发性心室颤动详细介绍

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IVF)又称原发性心电疾病(primary electrical disease),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死亡(arrhythmic death without idetifiable heart disease),心律失常性猝死综合征(sudden arrhythmic death syndrome)等,是指不明原因的心室颤动,也即对心室颤动、猝死及其幸存者,经过详尽的有创和无创的各种检查(包括尸检),仍不能确定该恶性心律失常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的临床病因。如果这类患者在随访期中发现了与之相关的冠心病、心肌病等病因后,则应当改变原来的诊断。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70%
所属科室:
心内科
温馨提示: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患者多为中青年健康人,既往无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多经全面的检查,仍不能肯定其病因。
(二)发病机制
目前均不清楚,当今对此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M层心肌细胞(M细胞)和复极异常,认为心外膜层及M层心肌细胞有时可表现为全或无的复极形式,可使动作电位的平台期(2相)抑制或消失,3相快速复极波提前出现,这种“早复极”可使动作电位时程缩短40%~70%,引起相应部位的ST段抬高,结果动作电位的平台期丢失区和正常区之间的电的异质性,不同区域心室肌细胞间复极的差异和离散,导致了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多部位的室内微折返可引发心室颤动,也有人观察到特发性J波(是继QRS波之后向上的较小的复极波)与心室颤动发生有关,但是至今尚无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离子通道的研究资料报告,它们有助于识别离子通道蛋白或离子通道跨膜转运的异常,这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基础原因。

护理

特发性心室颤动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注意保持良好心情及充足睡眠。

适宜

1、宜吃植物油;2、宜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食物;3、宜吃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禁忌

1、忌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2、忌吃单碳水化合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