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食管腐蚀性灼伤
  • 食管腐蚀性灼伤

食管腐蚀性灼伤详细介绍

食管腐蚀性灼伤又称食管腐蚀伤,临床常见,是由于吞服腐蚀剂引起的食管损伤和炎症,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生,腐蚀剂一般为强酸或强碱,后者常是家庭清洁剂,如氢氧化钠、含氯漂白剂。吞服腐蚀剂的原因,在小儿多为误服,常在5岁以上,成人则多为企图自杀而吞服,吞下液体腐蚀剂后,很快通过食管,主要损伤常是食管下段及胃,而固体腐蚀型常导致口腔、咽部及食管上段烧伤,强酸与强碱等造成的食管损伤一般都很严重,可引起食管黏膜糜烂、坏死,穿孔,纵隔炎,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70-80%
所属科室:
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食管腐蚀伤由于吞服腐蚀剂引起的食管损伤和炎症,腐蚀剂一般为强酸或强碱,食管腐蚀伤以吞服碱性腐蚀剂最多见,是酸性腐蚀剂的11倍,但酸和碱浓度较高时均可造成食管及胃的严重损伤,来苏儿和碘则主要作用于黏膜层,故造成狭窄机会较少。
(二)发病机制
食管腐蚀性损伤的程度与吞服的腐蚀剂种类,剂量,浓度及食管的解剖特点有关,强酸和强碱的食管灼伤一般都严重,可引起黏膜充血,水肿,24h后黏膜发生糜烂,组织坏死,若侵蚀食管全层,则食管穿孔,形成食管周围脓肿导致全纵隔感染,实验证实强酸和强碱引起食管和胃的病理改变不同:酸性腐蚀剂可产生蛋白凝固性坏死,通常较为浅表,较少侵蚀肌层,但可引起胃的严重损伤,可能是由于酸性腐蚀剂不可被胃酸中和之故,碱性腐蚀剂较酸性者造成黏膜伤更为严重,吞服60ml以上的强碱就足以导致病人死亡,可以对食管黏膜产生严重损伤,可使蛋白溶解,脂肪皂化,水分吸收而致组织脱水,并在溶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对组织也有损伤,若灼伤面积广而深,容易发生食管壁坏死及穿孔,固态腐蚀剂易黏附于黏膜表面,烧伤面积较小,而液态腐蚀剂进入食管,接触面积广,破坏也严重。
吞服腐蚀剂后,口腔,咽,食管及胃均可引起损伤,特别严重的病例甚至引起十二指肠的损伤,有的儿童尚可波及颜面部,由于吞咽后的反流,可以累及声门以上,受损伤较严重的部位是食管的3个生理窄狭区,一般食管下段发生狭窄的机会比中,上段多,因为贲门部处于关闭状态,腐蚀剂在此停留时间较长所致,当腐蚀剂通过食管进入胃后,常引起呕吐,从而胃内容包括腐蚀剂再次接触食管,加重了食管灼伤的程度,由于腐蚀剂在幽门窦部停留时间较久,严重损伤后瘢痕愈合常导致幽门梗阻,术中注意探查是否合并幽门梗阻,腐蚀剂形成的狭窄多数是散在而广泛,呈不整齐分布,致管腔不在同一轴线上,故易引起张时的机械损伤和孔。
食管及胃腐蚀性灼伤的程度可以分为3度:一度仅累及食管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和上皮脱落,因为不累及肌层,很少造成瘢痕性食管狭窄,经脱屑期以后7~8天而痊愈;二度烧伤穿透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累及肌层,未累及食管周围或胃组织,表现为黏膜充血,出现水泡,深度溃疡,可假膜形成,后期有肉芽,因此食管失去弹性和蠕动,大多3~6周内形成食管瘢痕狭窄,三度病变累及食管全层和食管周围或胃周围组织,甚至食管穿孔,炎症可延及纵隔或腹内脏器,表现为食管呈广泛水肿,管腔堵塞,可炭化及焦痂,全层坏死,并穿孔引起纵隔炎,可因大出血,败血症,休克而死亡,幸存者可产生重度狭窄。

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2.忌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适宜

1、宜吃保护粘膜的食物; 2、宜吃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 3、宜吃预防感染的食物。

禁忌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 2、忌吃腥发的食物;如鲢鱼、羊肉; 3、忌吃含有油脂的食物;如猪油、肥肉、羊油。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