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老年褥疮
  • 老年褥疮

老年褥疮详细介绍

褥疮是指短时间强大压力或长时间低压力导致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隆起上肌肉缺血性坏死和溃疡形成,褥疮好发于尾骶骨、股骨大转子处、内外踝,脊柱等部位。褥疮可见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最多见,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老年人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15%
所属科室:
皮肤科
温馨提示:要严密细致地观察全身皮肤状况,特别要注意褥疮易发部位的皮肤情况,对卧床病人要进行被动运动,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病因

局部因素(30%):(1)受压:骨突出部位的组织受压,微血管循环调节力减弱,局部毛细血管发生缺血,组织受压愈高,形成溃疡的时间愈短,人体如果持续受到8.0kPa的压力,皮肤内血流量则降至正常的33%,受压3h以上就会产生组织损伤,如不解除压力则引起褥疮。
(2)摩擦和剪切力:老年人因皮肤生理,免疫改变,其屏障能力,血管功能减退,如移动患者身体时推,拖,使患者皮肤受到摩擦;或者使患者斜卧,局部所受的剪切力增大,则容易引起褥疮。
(3)湿度和温度:高温出汗,大小便失禁,可使组织浸润,局部皮肤变软,轻微摩擦则加剧皮肤组织损失;另外,如热水袋,冰袋等可影响局部代谢及组织血供,若使用不当,将导致褥疮的发生。
(4)皮肤皱褶:皱褶处的皮肤弹性差,皮下缺乏保护真皮内毛细血管血流的脂肪垫,因而承受机械损伤的缓冲力减弱,往往容易形成褥疮。
全身因素(30%):(1)营养不良:老年人因糖尿病,多脏器功能衰退等原因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这种情况下易发生褥疮。
(2)感觉低下:由于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意外,截瘫,神经炎等原因所致的感觉低下,对压迫引起的疼痛感受性降低,不能躲避压迫,故易发生褥疮。
(3)老化:由于年老所致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萎缩松弛,使组织对压迫的缓冲能力降低,故易发生褥疮。
社会因素 (20%):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以及在家庭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由于护理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护理照顾不周,发生褥疮的为数不少。
发病机制
1.缺血:由于局部压力及切应力作用,使微小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液供应减少或缺血,致皮肤、皮下组织缺血坏死,老年人常因皮肤皱褶增多,更易发生局部小血管闭塞。
2.损伤:由于局部切应力,感染,撕裂,摩擦等作用,使皮肤及皮下组织破损,加上局部缺血而致褥疮形成。
3.浸渍:大、小便失禁,出汗等致局部潮湿浸渍,进而影响血供,局部皮肤易于破损,加速褥疮的发生。

护理

1、应定时给病人翻身,改变受压点。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2、营养支持 对所有老年人的营养护理均予以高度重视,我们指导家属根据老人原饮食喜好加大蛋白质类食物的补充,考虑到老人原有糖尿病、肾病或心血管病等饮食要求,建议补充鲜牛奶、鱼或肉粥等易吸收消化的食物。3、保护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拭净皮肤,对被排泄物和汗液弄脏的衣服应及时更换。皮肤干燥者可用滋润霜涂擦。

适宜

1.宜吃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食物; 2.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3.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禁忌

1.忌吃霉变的食物; 2.忌吃热性比较大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