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详细介绍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是指1支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左前降冠状动脉或左回旋冠状动脉)或2支冠状动脉起源于近端肺动脉干或极少数起源于近端右肺动脉。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肺动脉干也长出冠状动脉芽,但通常退化消失,左或右冠状动脉丛未与主动脉窦芽连接,而与肺动脉芽异常连接,则形成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好发于婴幼儿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4-6周
治愈率:
65%
所属科室:
心内科
温馨提示:针对其可能的各种致病因素进行预防,大力提倡优生优育。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冠状动脉的正常发育必须由主动脉窦长出冠状动脉芽,并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血管丛连接,心外膜下血管丛是与静脉结构形成的心肌内血管丛交通,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肺动脉干也长出冠状动脉芽,但通常退化消失,左或右冠状动脉丛未与主动脉窦芽连接,而与肺动脉芽异常连接,则形成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二)发病机制
1.胚胎发育异常 冠状动脉的正常发育必须有主动脉窦长出冠状动脉芽,并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血管丛连接,心外膜下血管丛是与静脉结构形成的心肌内血管丛交通,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肺动脉干也长出冠状动脉芽,但通常退化消失,左或右冠状动脉丛未与主动脉窦芽连接,而与肺动脉芽异常连接,则形成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根据文献报道,两冠状动脉系统的正常发育分为3个部分(图1)。
①窦状隙的形成,人胚早期,心脏壁有松弛排列的心肌纤维,心肌细胞间存在海绵状长柱形窦状隙,心肌间质内充满心脏胶质,心肌细胞的供血来自心腔血液,随着人胚生长,心肌壁增厚,心肌各层互相贴紧,心肌胶质逐渐消失,心脏壁坚实,此时须建立循环满足活动心肌的需要,此种循环有赖于窦状隙,特别心肌内窦状隙将来形成心肌内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冠状静脉引流至冠状静脉窦,在人胚第22天心脏开始跳动,以后几天产生涨落式循环。
②心外膜下冠状动脉丛的发育,Hutchins等指出冠状血管床的最早形态为一群血岛,位于心尖部的心室间沟内,此种血岛在心脏沟中不断发育生长,数量增加,其外面裹以内皮细胞,形成原始冠状动脉血管丛包括右,左前降和左回旋冠状动脉血管丛,在血岛出现时,在心内膜和心肌之间心脏胶质逐渐消失,窦状隙形成冠状静脉引流至冠状静脉窦,并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血管丛连接。
③冠状动脉芽的生长,在动脉干完全分开为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际,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生长出冠状动脉芽,其数目各家报道不一(4~6个)。
正常主动脉芽与冠状动脉血管丛连接的发生机制有二:
①为冠状血管丛接近动脉干时,诱导冠状动脉芽的生长。
②为主动脉左窦和右窦呈鞍形,此处张力最大而发出冠状动脉芽,正常左,右冠状动脉血管丛分别与主动脉左和右窦芽连接,形成两-冠状动脉系统,如冠状动脉血管丛的2支或1支或其分支连接至肺动脉芽,则形成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2.病理解剖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可发生2支或1支及其分支冠状动脉,Soloff报告5种类型,包括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两支冠状动脉,附加冠状动脉和左回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图2),有时左前降冠状动脉也可起源于肺动脉。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在临床上发现最多,其开口位置各不相同,根据从非面向窦观看主动脉侧,将肺动脉窦分为右,左和非面向窦,Castaneda发现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开口可位于肺动脉干的任何部位或肺动脉分支近侧,最常见的开口位于肺动脉右窦(后窦)(图3),以后依次为肺动脉非面向窦,肺动脉干后壁和右肺动脉,左冠状动脉起源位于肺动脉前壁特别少见,Turley报道1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其中3例起源于肺动脉右窦(后窦),2例非面向窦,肺动脉根部前方1例和后方2例,在肺动脉分叉和右脉动脉之间2例,肺动脉分叉和左肺动脉之间1例(图4)。
Smith经尸解发现1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其中5例起源肺动脉右(后)窦,1例邻近肺动脉瓣交界,1例右窦中部,3例窦-管连接部上方,1例右肺动脉。
在婴儿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其异常起源开口明显扩大,下行至室间沟时冠状动脉变小,成为较正常大的薄壁血管,可误认为静脉,右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右窦,亦有开口扩大,右冠状动脉粗大和扭曲,有时形成动脉瘤样变化,婴儿时侧支循环较少,可因心肌缺血产生心力衰竭,在成人型左和右冠状动脉之间出现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引起右冠状动脉经左冠状动脉到肺动脉的左-右分流;由于“冠状动脉窃血”现象,可导致左心室心肌进一步损害,Likar报道右,左冠状动脉之间侧支循环血管有4条:
①右冠状动脉有1粗大圆锥支径Vieussen环到左前降冠状动脉;
②在右心室前面从右冠状动脉边缘支发出几条小血管到左前降冠状动脉;
③从特别粗大的后降冠状动脉经室间隔许多小血管到全长左前降冠状动脉;
④在左后房室间沟有一小血管来自右冠状动脉远段(图5)。
在婴儿,心脏扩大,特别是左心房和左心室重度扩大和肥厚,前乳头肌萎缩有瘢痕,其附着腱索缩短,也有报道后乳头肌亦可同样受累,左心室见有广泛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二尖瓣前叶增厚,由于心肌梗死,左心室前外侧壁和心尖变薄和瘢痕,有时形成室壁瘤,往往有腔内血栓,然而,在婴儿由于心肌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但在两-冠状动脉系统修复后左心室功能显著好转。
在成人,左冠状动脉壁变薄犹如静脉,心脏亦有增大,但相对比婴儿时小,往往无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但前外乳头肌有瘢痕和钙化,有时累及邻近左心室和二尖瓣,产生广泛钙化。
二尖瓣关闭不全有以下几种病理发生机制:
①乳头肌功能不全,乳头肌广泛纤维化和有时钙化。
②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累及二尖瓣装置,以及腱索融合和缩短。
③左心室纤维化导致左心室和二尖瓣环明显扩大产生二尖瓣关闭不全,在婴儿的心肌缺血可以恢复也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但在两-冠状动脉系统修复后可以减轻或消失。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在临床上少见,约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1/10,预后也较好,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往往位于瓣上肺动脉干,右冠状动脉壁薄增粗,有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由左冠状动脉经侧支循环血管和右冠状动脉到肺动脉左-右分流,但也有少数产生心肌缺血和猝死。
两侧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特别少见,往往在出生后死亡。
左前降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罕见,文献上仅有8例报道,其中1例生后3个月死亡,其余7例生存18~55岁;5例有心肌缺血,1例左心室前壁梗死,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乳头肌功能障碍,左回旋冠状动脉仅有几例报道,往往起源于右肺动脉,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等。
3.病理生理
Agustsson将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血流方向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成人型,两冠状动脉之间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以及冠状动脉血液引流至肺动脉;另一为婴儿型,证实在此异常冠状动脉无反向血流。
在胚胎发育时期,主动脉压力和血氧饱和度与肺动脉相同,有此畸形者心肌灌注满意,无不良刺激产生侧支循环血管(图6),正常在出生后第1周,左心室承受高压高阻力负荷后,心肌细胞增殖和肥厚以及冠状动脉新的生成等维持心肌应力,促进左心室生长,然而婴儿型在动脉导管闭合后,肺动脉含有未饱和血,肺动脉压力很快下降低于体循环压力,此时氧需极大的左心室受到低压和未饱和血的灌注;起初侧支循环少,左心室心肌血管扩张,使其阻力下降和血流增多,但冠状动脉储备很快耗竭,结果产生心肌缺血,开始时心肌缺血是暂时的,反复发作,但心肌氧需进一步增加,则导致左心室前外侧壁心肌梗死,左心室逐渐扩大,室壁变薄发生心力衰竭,左心室和二尖瓣环扩大以及乳头肌功能障碍和心肌梗死等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往往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加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型是在正常起源的右冠状动脉与异常起源的左冠状动脉之间逐渐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右冠状动脉增粗,但左冠状动脉连接至低压肺动脉,侧支循环血流到肺动脉,而不到高阻力的心肌血管,而产生冠状动脉至肺动脉窃血现象,此种窃血现象已为Sabiston所证实,实验证明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处阻塞时,其远端冠状动脉压力升高;经血管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经侧支循环血管,左冠状动脉到肺动脉的左-右分流,此分流量仅占心排出量一小部分,但相当于冠状动脉的血流甚大,约有15%病例,在静息甚至活动时心肌可以维持心脏功能,但也可发生心律失常和猝死。
在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病例,左冠状动脉粗大,其血流经侧支循环血管,右冠状动脉到肺动脉的左-右分流,仅少数病例出现心肌缺血和猝死。

护理

1 呼吸道护理CABG手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持依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本组63例,术后使用呼吸机6~128h,平均18h。由于老年人肺功能差,CABG术后肺间质水肿,肺顺应性下降,在调节呼吸机时,应给予正压辅助通气,潮气量8~10ml/kg,RR12~14次/min。定期做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参数。如PO 2 2 循环功能的维持CABG术后低心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围术期心梗,发生率为5%~20% [2] 。因此,术后维护心功能十分重要。3. 血压的控制术后保持良好的平均动脉压,能保证冠脉良好灌注。术后早期血压升高可以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早期渗血、渗液,并增加术后脑卒中的发病率;血压波 动可以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应将收缩压控制在术前水平或低于术前约10mmHg,这样可以保证有效的组织器官灌注预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3] 。我们采取的措施有①术后血压升高时首选镇静剂,适当加深麻醉。一般用安定、吗啡,必要时用异丙酚1~10ml/h,由微量泵泵入,减轻应激反应导致的高血压②注意保暖,减轻和改善术后早期的低体温,减少应激反应③应用血管扩张剂,常规应用硝酸甘油0.3mg×体重(kg)/50ml,经微量泵持续滴入。根据血压及ST段变化随时调节,使用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预防血管桥痉挛 [4] 。4 术后康复指导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挺胸,向后拉肩,并做上肢回旋运动,以防胸部切口紧缩感。提供自体移植的大隐静脉供体的下肢,手术后应给予抬高,穿弹力袜以利于静脉回流。注意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患肢有无肿胀。以桡动脉作为供体血管的肢体,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术后活动应循序渐进的增加。加强营养,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以服用导泻药物如果导等。术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适宜

1.宜吃利尿性的食物;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禁忌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厚味重的食物; 3.忌吃含有酒精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