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肺鼠疫
  • 肺鼠疫

肺鼠疫详细介绍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啮齿动物中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传染人,造成人间的鼠疫,本病起病急剧,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临床上以急性淋巴结炎最常见,其次是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和皮肤型鼠疫。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
虫媒传播
治愈周期:
2-4周
治愈率:
40%
所属科室:
传染科
温馨提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病因

发病原因(45%):鼠疫杆菌属肠杆菌科的耶尔森菌属,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兼性需氧,鼠疫杆菌含有多种抗原,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的有F1,T,V 3种:
1.F1抗原病菌的荚膜抗原,为一种糖蛋白,有高度特异性,已广泛用于血清等诊断。
2.T抗原中的鼠毒素,仅对鼠类有毒性,而细胞壁内的脂多糖内毒素则可引起人体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补体激活和组织病变。
3.V和W抗原由质粒介导,仅存在于毒型菌株,保护病菌能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
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弱,特别对热和干燥敏感,日晒和常用消毒剂均可杀灭,耐寒冷,在脓液,痰和土壤可存活1年以上。
发病机制(25%):鼠疫杆菌多自皮肤侵入人体,经淋巴管至淋巴结,引起原发性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菌释放毒素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内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可有感染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病菌从呼吸道侵入则引起原发性肺鼠疫,出血性支气管炎和坏死性肺炎,出血坏死性肺门淋巴结炎和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炎。

护理

患者应隔离在孤立建筑物内,病区内应做到无鼠、无蚤,病人须经仔细灭蚤、淋浴后方可收入。肺鼠疫患者应独室隔离。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或局部分泌物培养第3天1次,检菌3次阴性。

适宜

1.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2.宜多饮水; 3.宜吃具有化痰作用的食物。

禁忌

1.忌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2.忌吃蛋黄等不容易吞咽的食物; 3.忌吃酒精类的削弱抵抗力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