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鼠疫
  • 鼠疫

鼠疫详细介绍

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
虫媒传播
治愈周期:
2-4月
治愈率:
55%
所属科室:
传染科
温馨提示: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患者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病因

鼠蚤叮咬(25%):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等10余种蚤类。
呼吸道感染(30%):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疾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皮肤感染(15%):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消化道感染(10%):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发病机制
病菌自皮肤侵入后,一般经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淋巴结高度充血,出血受累淋巴结可互相融合,周围组织水肿,出血,淋巴结内含大量病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及严重毒血症状,如病变不继续发展,即成为临床上的腺鼠疫,若病菌经血进入肺组织可产生继发性肺鼠疫,再由呼吸道排出的病菌通过飞沫传给他人又可引起原发性肺鼠疫,各型鼠疫均可引起继发性败血型鼠疫,极严重者可以皮肤,淋巴结或肺损害极轻,而迅速成为原发性败血型鼠疫,鼠疫的基本病变是血管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变化,淋巴结皮质和髓质界限不清,呈凝固性坏死,镜检可见充血,水肿,出血,细胞退行性变性和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菌团块等,肺鼠疫常呈支气管性或大叶性,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度充血,管腔内含血性泡沫状浆液性渗出液,全身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常有血性渗出液,各器官组织均有充血,水肿,出血或坏死。

护理

1、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3、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4、接触过鼠疫病人者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5、立即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6、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7、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

适宜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高氨基酸的食物; 3.宜吃含水量高的食物。

禁忌

1.忌吃厚味重的食物; 2.忌吃寒凉性的食物; 3.忌吃利尿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