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疾病百科

首页> 医疗> 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
  •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详细介绍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指主要累及大动脉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本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因此可能使头部、上肢、下肢和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发病原因不明。此病可分四型,Ⅰ型病变累及主动脉弓和它的分支;Ⅱ型累及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无主动脉弓;Ⅲ型包括Ⅰ、Ⅱ型的特征;Ⅳ型肺动脉受损。

基本信息

医保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
无传染性
治愈周期:
10-20天
治愈率:
70%
所属科室:
风湿免疫科
温馨提示: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少量动物性脂肪,严格戒烟。

病因

动脉栓塞(30%):主要由血栓所造成,此外,空气,脂肪,癌栓以及导管折断等 异物也能成为栓子,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心室壁的血栓脱落;人工心脏瓣膜上的血栓脱落等。
血管源性(30%):动脉瘤或人工血管腔内的血栓脱落;动脉粥样斑块脱落,主要病理变化有:早期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重缺血后6-12小时,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及神经功能丧失。
医源性(20%):动脉穿刺插管导管折断成异物,或内膜撕裂继发血栓形成并脱落等,其中以心源性为最常见,栓子可随直流冲入脑部,内脏和肢体动脉,一般停留在动脉分叉处,在周围动脉栓塞中,下肢较上肢多见,依次为股总动脉,髂总动脉,腘动脉和腹主动分叉部位;在亡肢,依次为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主要病理变化有:早期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重缺血后6-12小时,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及神经功能丧失。

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适宜

1.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2.宜吃不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禁忌

1.忌吃饱和性脂肪酸的食物; 2.忌吃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物。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