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三门峡旅游

[切换城市]
三门峡站> 三门峡专题> 三门峡旅游专题> 三门峡景点专题
我要推广

三门峡特色景点推荐?三门峡值得一看的建筑有哪些?

导语:一座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发达与否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与魅力。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三门峡到底都有哪些有特色的景点建筑?不知道以下这些景点您都去过了几个。

2018-6-19pepsink

秦赵会盟台
详细地址:
三门峡市渑池县城西南1公里处
秦赵会盟台门票价格

门市价:10.0元

秦赵会盟台参观时间

全天开放

秦赵会盟台简介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西南1公里处,在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距义煤集团本部不到10公里,位于解放军驻渑池某部军营门口。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时(公元前282-公元前280年),秦国三次发兵攻赵,赵国失利而不屈服。秦为征服赵,又开始政治与外交上的斗争。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诉赵惠文王,为使两国和好,双方可在渑池会盟。陪同赵王前往的是赵国上大夫蔺相如。秦王与赵王会饮时,胁迫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使赵王感到无比难堪。这时,蔺相如正气凛然地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人赵史。秦国官员不服,胁令赵国割15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迫请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如此针锋相对,舌枪唇剑,直到宴会终了,秦王也未能捞到丝毫便宜,只得与赵王言归于好。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双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会盟高台。

看看用户怎么说

13935712776 :位于渑池县城南一公里涧河之畔,紧邻部队。原址已无处探寻,现存的会盟台是1985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地平至亭顶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52级。台上亭高8米,系双层八角挑檐尖顶式仿古建筑。亭正中竖一四方碑碣,西面为“重修古秦赵台碑记”。近年保护不力,碑刻上乱涂乱画严重,亟待相关部门整修保护,使得悠久的历史遗产能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豆豆小宝贝:上次给哥哥一起区去玩,好开心啊,那里的景色很美丽,很迷人,有机会了一定还要去玩,心情好了什么都好!老家的景区特别棒!景色太美了!。

陕州风景区
详细地址:
三门峡市湖滨区黄河路西段
陕州风景区门票价格

免费开放。风景区免费开放,景区内钟鼓楼收费20元。黄河游览游船、景区内租用自行车另外收费。

陕州风景区参观时间

全天开放

陕州风景区简介

陕州风景区位于三门峡市区的黄河岸边,是在古陕州城遗址中建设起来的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园林。景区内包含了陕州公园、三门峡博物馆、宝轮寺塔、钟鼓楼等景点。
宝轮寺塔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塔的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
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临远眺,观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景。如果立于塔四周数米远处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所以当地群众俗称其为“蛤蟆塔”。
三门峡博物馆位于宝轮寺塔北侧,主要收藏三门峡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和自然资源标本。同时还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活动,反映三门峡市的建设成就、豫西地区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以及从大禹治水到现代治理黄河、开发黄河、利用黄河的历史概貌。
太阳渡是连接晋豫的古渡之一,对岸为山西省平陆县的夏阳。相传汉代名将韩信曾在此以木罂渡军,袭安邑,俘魏五豹。公元637年唐太宗曾命大将丘行恭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长76丈的浮桥,称太阳桥,沟通黄河两岸的交通。现在太阳渡已成为“黄河游”的重要码头这一,游人可在此登船游览黄河。

看看用户怎么说

国王不在家:陕州风景区位于三门峡市滨湖区,而不是陕州区。它是依托陕州古城而建立的,包括陕州古城、三门峡博物馆、天鹅湖、黄河故道等四大部分,冬天是其旅游的最佳季节。这座城市,特别喜欢种植松柏,一年四季常青,而陕州景区内,到处都是松柏,是呼吸生态的好去处。每到了冬天,这里总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正是大学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陕州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宝轮寺塔、博物馆、太阳渡、天鹅湖不要错过。同时,三门峡位于河南、陕西的交界处,是旅行者不错的中转站。。

xierita:三门峡还是不错的,周围景点不少,交通也方便,城市不大,很舒服,除了空气差点,这里的吃的也算特色,陕州这里也有不少游览地方。。

陕州风景区怎么去?

公交:乘坐1路,12路到向阳村下,走289米到达。

天井窖院
详细地址:
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天井窖院简介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一种民居,也是人类“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见证。天井式窑洞俗称“地坑院”,是在平地挖一个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有的窑里还挖有小拐窑,用于储藏柴草、蔬菜等杂物,以增加使用面积。窑里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休息。出口是从窑院一角的窑洞内凿出斜坡通向地面,为住户进出之阶梯式通道。在通道一旁挖有水井一眼,供人畜用水。距井口3至4米,打有红薯窖,可储藏红薯,因井水能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使红薯保存得非常新鲜而持久。院中间挖有渗井1个或2个,同窑院深度一样,直径一米,底层铺炉渣50公分左右,供存渗雨水之用。
天井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即多个井院联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过去,村民对修建窑院十分重视,建前必请阴阳先生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面积,按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
窑洞建筑具有坚固耐用、节省资金、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摄氏度左右,中午晚上休息还要盖上被子,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天井窑洞的建造原因:
因邻近黄河,每到冬天这里又常常北风凛冽,寒冷无比。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寻到了一种更好的居住途径,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挖一四方块的井,然后在下面的井壁四侧各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掏挖窑洞,形成居住院落。这样,上面再大的风也刮不到下面来,这个天井窑院便成了人们温馨安逸的家了。

看看用户怎么说

jnwalkman36:陕州天井窑院是当地黄土高原一个住宿的特色。访谈在这里住宿的原着民说,建设新房比挖地坑院要贵的多,只要有力气当地人还是挖一个地坑院来住,省不少钱呢。

而立人生:游客稀少,基本处于半荒废状态,不过看下地坑特色还是不错选择,门票可逃可砍。景点剩下除了几个老人。应该是比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挤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