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临沧市旅游

[切换城市]
临沧市站> 临沧市专题> 临沧市旅游专题> 临沧市景点专题
我要推广

临沧市特色景点推荐?临沧市值得一看的建筑有哪些?

导语:一座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发达与否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与魅力。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临沧市到底都有哪些有特色的景点建筑?不知道以下这些景点您都去过了几个。

2018-6-19Anda宏

凤庆文庙
详细地址:
临沧凤庆县 凤庆文庙
凤庆文庙简介

凤庆文庙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城内,是祭祀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先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纪念性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云南现存第二大孔庙。整个建筑占卦2000平方米,由鸣凤阁、崇圣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石坊、泮池等建筑组成。
凤庆文庙始建一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迁建。大成殿重檐歇山顶,面阔18.3米,进深13米,檐下悬“圣集大成”、“斯文在兹”匾额,透雕格子门技艺精湛。棂星辛、大成门、石坊等保存完整。凤庆文庙整体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及历史研究价值,是凤庆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

看看用户怎么说

缘纷的天空:现在整修看不了的啊。庆文庙有主建筑泮池,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大成门、两庑、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阁等,是一组沿中轴对称,台阶递进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是凤庆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凤庆著名的名胜古迹。。

GrandLine:凤庆人杰地灵,有滇西文献名邦之称。凤庆文庙是云南现存的第二大文庙。文昌阁应该是近些年重新修复,看起来很新,雕梁画栋,青瓦铺顶,很有气派。。

耿马土司府
详细地址: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镇
耿马土司府门票价格

门市价:5.0元

耿马土司府简介

耿马土司府既是原来的耿马土司衙门,属于摹仿宫廷式建筑,占地20多亩,由东到西,有照壁、门亭、四合院宫邸等对称排列。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
迎耿马大街是三联一面的飞檐大照壁,从左右门进为花砖踏步,设马亭,直通二照壁。二照壁中为正阳门,两侧有蹲狮,左右有侧门,按一定礼仪和等级进出。正面有过道,两侧置花台,楼内高悬世袭耿马宣抚司标牌。通过道往里走为土司大院,正面为石块高砌,红砖青瓦,飞檐抱柱,雕龙彩绘的大殿,为土司议事大厅。大厅两侧和后面有5院瓦房,为土司属官住所。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
厅内悬挂有文治武功炳焕一时德泽膏润思九勐,崇楼峻阁巍峨千载杰构光华耀六司等对联,反映了耿马这块宝地的富庶和曾经有过的恢弘。

看看用户怎么说

缘纷的天空:耿马土司府又称耿马土司衙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属于摹仿宫廷式建筑,占地20多亩,由东到西,有照壁、门亭、四合院宫邸等对称排列。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 耿马土司府迎耿马大街是三联一面的飞檐大照壁,从左右门进为花砖踏步,设马亭,直通二照壁。二照壁中为正阳门,两侧有蹲狮,左右有侧门,按一定礼仪和等级进出。正面有过道,两侧置花台,楼内高悬世袭耿马宣抚司标牌。通过道往里走为土司大院,正面为石块高砌,红砖青瓦,飞檐抱柱,雕龙彩绘的大殿,为土司议事大厅。大厅两侧和后面有5院瓦房,为土司属官住所。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厅内悬挂有文治武功炳焕一时德泽膏润思九勐,崇楼峻阁巍峨千载杰构光华耀六司等对联,反映了耿马这块宝地的富庶和曾经有过的恢弘。。

缘纷的天空:耿马土司府又称耿马土司衙门,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属于摹仿宫廷式建筑,占地20多亩,由东到西,有照壁、门亭、四合院宫邸等对称排列。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

耿马土司府迎耿马大街是三联一面的飞檐大照壁,从左右门进为花砖踏步,设马亭,直通二照壁。二照壁中为正阳门,两侧有蹲狮,左右有侧门,按一定礼仪和等级进出。正面有过道,两侧置花台,楼内高悬世袭耿马宣抚司标牌。通过道往里走为土司大院,正面为石块高砌,红砖青瓦,飞檐抱柱,雕龙彩绘的大殿,为土司议事大厅。大厅两侧和后面有5院瓦房,为土司属官住所。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厅内悬挂有文治武功炳焕一时德泽膏润思九勐,崇楼峻阁巍峨千载杰构光华耀六司等对联,反映了耿马这块宝地的富庶和曾经有过的恢弘。。

耿马总佛寺
详细地址: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甘东西路
耿马总佛寺门票价格

免费开放。

耿马总佛寺简介

耿马总佛寺,傣语洼细利专勐,位于云南省耿马县耿马城郊,属巴利语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间耿马宣抚司罕师。罕谢主持修建,由耿马最高禅师按雅淌住持,也是耿马土司及其亲属拜佛的场所,又称官缅寺。在耿马南传佛教中属最高一级,称纳扎探。清咸丰一至四年(1851-1854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曾两次重建。
耿马总佛寺包括大殿、过厅、戒堂、塔、僧舍、庭院、围墙、寺门等部分。大殿主体为砖木结构,殿内有两排平行的巨大木柱作主要支撑,巨柱外两侧又承接副梁,形成偏厦。中堂与偏厦组合为三重檐建筑,上盖青灰瓦。殿高约30米,宽15米,长27米。左右走廊宽约3米,走廊外有一道1.5米高的矮墙环绕。殿内西端的释迦牟尼佛像后还供列八尊泥塑像,除水神乌保谷外,其余八尊全是阿罗汉像,即阿拉含、阿底牙、微拔、关定牙、麻哈南木、阿达理、麻哈加乍(大肚罗汉),这是受内地汉传佛教的影响而不同于德宏、勐连和西双版纳的地方。大殿东端正门外增设一过厅,厅内竖两棵6米左右高的砖柱和6棵巨型木柱作支撑,地面铺青砖。过厅中部屋顶为一重檐一面坡,檐上方又增设一歇山顶,二面坡。因此这三面坡刚好错落在大殿的上檐与中檐之间。另外,过厅两侧的顶部又分别建有二重檐,并与大殿的中檐戗脊和下檐戗脊相衔接。这种布局使正殿和过厅形成重叠错落、富丽堂皇的外观。
大殿基座高出庭院约一米,从庭院起步跨数级石阶即可登入厅堂。石阶两旁竖立石狮一对,昂首蹲伏,作守卫状。石础外侧刻有家畜、花卉、龙、凤、狮等浮雕。过去庭院中还建有石塔一座。鼓房内有铜钟一口,高五尺,直径三市尺,重2665市斤,上铸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八个大字,落款为“道光二十七年几次丁未仲夏十六旦世袭耿马宣抚司罕恩沛虔诚献”。塔和钟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1年以后,对总佛寺进行修葺,共筹集金24万元,其中中国佛教协会资助16万元,耿马县资助4万元,佛教信众和各方友人捐款4万余元,1988年10月破土动工,1990年4月竣工。赵赴初先生题写寺名“耿马总佛寺”。目前全寺僧侣保持在40人左右。

看看用户怎么说

缘纷的天空:耿马总佛寺,傣语洼细利专勐,位于云南省耿马县耿马城郊,属巴利语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间耿马宣抚司罕师。罕谢主持修建,由耿马最高禅师按雅淌住持,也是耿马土司及其亲属拜佛的场所,又称官缅寺。在耿马南传佛教中属最高一级,称纳扎探。清咸丰一至四(1851-1854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曾两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