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教育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专题> 广州教育专题> 广州大学专题
我要推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中山大学师资哪个好?

2018-5-16小薛走天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资分析
导师类别 职称 教师人数
博士生导师 教授 303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0
博士生导师 院士 11
硕士生导师 教授 206
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4422人,专任教师97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73%;有博士生导师314名。学校现有“国医大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
王新月
中药学教学团队
张冰
中医“四大经典”教学团队
李宇航
中山大学师资分析
导师类别 职称 教师人数
博士生导师 教授 539
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 0
博士生导师 院士 7
硕士生导师 教授 607
中山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中山大学现有专任教师350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71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283人,具有副高职称1165人。 中山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双聘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3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3人,“973”首席科学家(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5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3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9名,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24人。曾经任职于中山大学的文科著名教授有陈寅恪、李达、庄泽宣、岑仲勉、岑麒祥、朱谦之、朱希祖、罗香林、梁方仲、刘节、鲁迅、傅斯年、顾颉刚、郭沫若、赵元任、郁达夫、容庚、商承祚、罗常培、冼玉清、王力、方孝岳、詹安泰、王季思、董每戡、梁宗岱、钟敬文、冯友兰、周辅成、周谷城、俞平伯、何思敬、高剑父、陈望道、董作宾、傅尚霖、胡体乾、崔载阳、容肇祖、许地山、邓初民、杨树达、洪深、周鲠生、罗克汀、汪敬熙、郭一岑、马采、杨荣国、吴康、杨树达、王亚南、陈序经、杨成志、许崇清、端木正、梁钊韬、金应熙、戴镏龄、马思聪等。曾经任职于中山大学的理工农等科著名教授有姜立夫、王星拱、朱家骅、黄际遇、张云、罗宗洛、邓植仪、何衍璿、丁颖、戴辛皆、胡金昌、陈焕镛、丁绪贤、邬保良、蒲蛰龙、朱洗、胡世华、朱物华、卢鹤绂、冯秉铨、高兆兰、谢家荣、孙云铸、乐森璕、斯行健、冯景兰、杨遵仪、陈国达、何杰、王之卓、陈可忠、高由禧、罗雄才、龙康侯、高兆兰、林尚安、叶良辅、李学勤、朱庭祜、潘钟祥、莫柱荪等。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李绍珍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
北京中医药大学vs中山大学师资队伍哪个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山大学
各有千秋
网友评论

pingjia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8

大约9年前,这里终于被合并了,据说有不少老师还看着中山医科大学的牌子被拆掉而当场流泪。其实,北京医科、上海医科、华西医科都给合掉了,那中山医科被合,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拉,医科学校里,各学院的收益都不错,老师也有钱,而且涉及到一些行政职位问题。因此呢,当然不太愿意合并了。的确,合并以后,在学校里边,南校区人多势众,北校区不免成为一个边缘化的小港湾。然而,由于中大是各学院自主自己的帐本,因此北校区的独立性还是保持得很好,在学院创收上。至于学校的重点资源和行政资源分布等,那当然吃亏一点了。而且,据我所了解,中大这次合校,好多遗留问题,直到今天都尚未磨合好。中国的大学有向美国化走的趋势,也搞起了大学合并运动,然后在一两百公里范围内有几个校区,可是其引起的问题,并不比其所谓的成绩要少。 ,中山医内部面积太小,不过胜在附属医院多,有机会比学生实习和实验。至于质量,病人自己清楚。

风雨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8

进入大学,发现一种高中想都不敢想的现象——逃课。上高中时,如果看到身边的某个同学逃课,通常会用充满鄙视的眼神看着他,假如自己不小心逃了一节课,内心很遭受相当时间的折磨,想着自己错过这节课少学了多少东西呀,浪费了时间呀,别人比自己多学了知识呀等等。可是进入大学后,当逃课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当逃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都变得麻木啦。一般老师都是在最后结束几节课上开始点名划重点,那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去听课!中途嘛可以逃逃课的,毕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全程去听,那样子极浪费时间的,这逃课当然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当然逃课最高境界可是:每节课都不上但都能拿满分。!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你可以掂量着行动哦!

风雨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8

1.近日,以大学生为主参与的合成生物学顶尖赛事-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全球总决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我校SYSU-Software队继勇夺亚洲赛区金牌之后,获得软件组的最佳iGEM软件框架应用和最佳基因组编译器设计两项大奖,成为亚洲区在本届全球总决赛中获得奖项最多的队伍。2.中山大学“芙兰奖”2012年获奖团队和个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生物适应性进化团队(带头人施苏华教授)、纳米材料研究团队(带头人杨国伟教授)、中国戏曲研究团队(带头人黄仕忠教授)、贺雄雷教授、宋尔卫教授、特别文化贡献奖程焕文教授。

pingjia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8

本学期,本专业难得考试即将结束,同学们纷纷上前交卷,就在这时,教室里发生集体舞弊,有至少20名学生站起身来互相抄袭或者抄高手们的答案,站在教室前排多达4名的老师无动于衷,只管收卷子。考试结束后,等老师离开后,很多参与作弊德考生十分兴奋,说起了我们班的经典名言:老师,你别耍了.每当我考试拿下60分61分,在考场上随心所欲的拿分,拿下两届班上得分王,你还真以为,那是我一个人干的!?其实说真的,考试是一群人的,信不信由你...

粗麻格子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8

外界普遍认为岭南学院是最强的,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经济,物流管理,保险等,但也不可否认,岭南学院里的专业内容偏理论,书本上的东西教得很多。但不管怎样,学生录取分数是最高的,一般要超重点线50-60分。管理学院是我个人认为最理想的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老师都不错,全国知名,学生思维也很活跃,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医学院,中大的医学一向非常厉害,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还有文科的专业,像哲学,中文,全国排名在7左右。

7298406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评论2018/1/4

学校印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教学氛围和优秀的教师,入学后深感学校深厚的中医底蕴和文化,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有着无数的知名医家来言传身教,生活环境较好,食堂-----一般
专业评价: 我的专业是本硕连读中医学,在专业的发展上,我觉得中医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从它的重要性来讲,更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去学习,但是学习周期长,内容多,难,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7289613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评论2018/1/4

学校印象: 老师都挺好的,细心负责,上课很有意思。大学提供的平台也不错,是一个很开放的学校,接受不同类型的学生,只要你想学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说起来上大学学习还是要靠自己
专业评价: 主要是建立中医的思维不容易,在大学以前,大家接触的都是很逻辑科学化的东西,可能刚开始扭不过来,也会很困惑要怎么学,但是等你学了几年以后会发现好很多,所以不要想太多,认真去学就是了

7345536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评论2018/1/15

学校印象: 中医药类院校中唯一一所211.
学校名气在中医药类学校中挺不错。
校区搬来良乡,地理位置太偏僻,各种不便,完全体会不到北京这个城市。
专业评价: 专业挺辛苦的,整天泡实验室。
老师们的水平一般吧。混日子的居多。
当然,拼的也有一部分。学术氛围一般。
生活特别单调,宿舍、实验室、餐厅这几个地方。

7325440 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7

学校印象: 还不错,生活节奏挺好,比较宽松,有很多自由时间,学校学习氛围和教学水平自然是很好的,学校食堂挺好吃的,典型的粤式风格,学校配套设施齐全,学费不贵
专业评价: 专业就业方向大概就是律师、法务、司法机关这些吧,毕业后起薪刚开始应该不高,专业课老师授课水平很高专业全国排名虽然不靠前但是就业还是非常好的,女生比男生多一倍左右吧

pingjia对中山大学的评论2018/1/8

不知路在何方。辅导员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机会,每年学校都开会说提供辅导员进修和发展机会,可是一直没有动静,每年也说要重视辅导员待遇,可是都是干打雷不下雨。第五、精神负担重,正是因为有责任感,因为学生是不能出任何事情的。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